【 第1頁 第2頁 】 | |
不要盲目追求 “中國定價優惠”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28 08:36:44 |
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登財經評論人陳毅聰文章稱,對此,媒體幾年來反覆出現兩種聲音。一種認為聯合進口談判機制沒有起到作用,甚至會有負面影響。比如,會放大下游的需求信息,或主導談判的國內廠商出於自身利益考量,迎合外商,反令價格走高。另一種聲音是覺得國際貿易中怎麼老是外國人持續漲價、中國人吃虧,這是針對中國的陰謀。 從理論上講,進口資質管理、聯合談判確定有助於增加買方力量,扳回一點議價權。如果放開進口、個別談判,不要說老外提價,中國人自己都會瘋狂囤貨,把價格炒上天。問題的關鍵在於,主要進口商、談判主導廠商與國內相關行業企業之間存在著利益衝突。對於數量眾多、未能直接參與談判的企業來說,代表它們談判的要麼是競爭對手,故意留下大量的長協供應缺口,逼迫中小企業到現貨市場高價購買;要麼就是進口資源的內地壟斷供應商,已在海外上市,外國礦企是它的參股股東,且擁有大量庫存(降價會有跌價損失,漲價則會有額外利潤),本身就不值得信任。 文章認為,解決這一困境可以有如下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是放開進口,個別談判,讓市場自由決定價格。今年因為進口秩序混亂、囤貨炒作而價格暴漲,明後年就可能因為供給大量增長、下游需求減少、庫存消化而降價,慢慢走向新的市場均衡。不追求“中國價格”,而是接受國際定價,一如石油、糧食。鐵礦石進口談判原本是由個別廠商主導,後來協會接手,情況並沒有好轉。因為一些企業根本不聽協會的招呼,聯合談判的權威、約束力都相當有限。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