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假如中美貿易戰真的打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11-10-24 10:12:14  


 
  考慮到兩國貿易方式、結構和增速的差異,美國失業率增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從貿易方式看,中國與美國在一般貿易上基本平衡,順差主要是加工貿易造成的。去年中國出口總額的50%以上是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60%是外資企業完成的。而這些外資企業,主要又是美國在華投資的企業。從產品來講,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電子信息技術和機電設備類,這些產品占了67%,大部分是在華加工裝配的。如中國對美出口量最大的產品是筆記本電腦,一年有1.47億台出口,里面絕大部分芯片使用的都是Intel或者AMD,大量的零部件也來自進口。一台在美零售價1200美元的電腦,中國企業只能拿到35美元的加工費。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不了這些產品,那麼相關零部件也進口不了。這樣不僅在華美資企業受影響,美國本土企業對中國的出口也會受到巨大挑戰。
 
  此外,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則有很大的逆差,美國的四大會計事務所,保險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在中國都有大量的業務,中國每年也有大量人員到美留學、旅遊。雖然沒有完整的服務貿易統計數字,但據估計中方的逆差最少在130-150億美元之間。如果貿易戰一開打,美國這部分損失也會造成很多人失業。
 
  從兩國貿易增速來看,儘管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市場規模要少於中國出口美國的市場規模,但中國連續多年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去年同比增長31.3%,而中國對美出口增速為28.3%。兩國貿易差距會隨著中國內需的擴大進一步而縮小。
 
  因此,雖然貿易戰初期中國的失業現象可能會比美國嚴重,這主要是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比美國嚴重,但綜合統籌這些因素,美國受到的失業損害也不會很輕。
 
  ■ 貿易戰對美國消費產生的衝擊遠大於中國
 
  就業問題涉及到宏觀經濟。雖然就業是收入的來源,就此而言,沒有就業就沒有消費,但影響消費的因素不單單是就業,還有其他。對此可作進一步的分析。
 
  從中美出口產品的結構看,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很多產品都是價格低廉的生活必需品,必需品的特點是產品的價格彈性、收入彈性都比較小,不論在何種情況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出口競爭力和市場需求量。中國近年的出口表明,即使受金融危機影響,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普遍較小,降幅較大的是鋼材和汽車等產品,但中國的汽車主要是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出口。因此,假使人民幣匯率提高30%,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就要提高30%。
 
  當然,美國也可以不進口中國的生活必需品,轉而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採購,但這樣一來只不過是將中國的市場轉移到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就業沒有幫助。實際上,考慮到中國的商品不僅具有價廉,而且具有物美的優勢,且美國對中國的商品需求量巨大,要一下子從其他國家尋找中國商品的替代品,是很難的。換言之,可能會出現替代品供給瓶頸,屆時美國還是不得不向中國進口商品,正如美國一些經濟學家所言,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公司在中國有大量投資,不可能停止在中國的採購。如果這樣,美國消費者事實上長期享受中國的貿易補貼從此將一去不複返。
 
  此外,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如2008年,在華美資企業約有3萬家,總銷售額為2286億美元,其中1500多億美元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剩餘700多億美元全部出口,大量返銷美國。如果貿易戰開打,不但在中國銷售的這1500多億美元會受到影響,銷往美國的700多億美元更可能會減少。美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勢必會因為中國商品變貴變少而大大降低。鑒於消費在美國經濟中的重要性,以及多數美國民眾大手大腳慣了,而中國廉價的商品長期來恰恰對支撐美國的消費起了重要作用,一旦失去中國的廉價商品,消費是否還能扮演美國經濟領頭羊的作用是大可懷疑的。中國則不能。中國的三駕馬車中主要由投資領跑,外需的不足可由投資補充。
 
  ■ 人民幣升值將對衝貿易戰給中國帶來的不利影響
 
  還應看到,中國對美國的反報復也將會沉重打擊美國經濟。中國可以對美國大豆、肉雞等農產品以及高檔消費品採取提高關稅等報復措施來反制美國。與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不同的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主要是農產品和附加值含量高的產品,如汽車等。農產品雖然也是生活必需品,但問題在於中國本身就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國,美國農產品大量進入中國,是以中國相關產業的受損為代價的,人們對此早就不滿,要求中國政府減少美國農產品的進口。貿易戰正好為中國提供了機會,而美國幾乎所有的農產品都享受政府補貼。制裁美國農產品,將會打擊美國利益集團中重要的農業工人的利益。至於美國三大汽車企業,更是依賴中國市場才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