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地球養不活70億人?

http://www.CRNTT.com   2011-10-31 09:56:06  


 
  OPEC等非自然因素人為壓低石油產量,唱衰更有經濟考量

  近30年來,諸多的社會因素也在人為地影響全球石油產量。影響最大的是OPEC的限產保價。這個從1980年代中期一直持續到現今的政策降低了已開發油田的產量,使它長期有相當大數量的剩餘產能。如今油價高到每桶100美元以上,許多人認為世界石油“供不應求”時仍有一定的剩餘產能未被利用。此外,前蘇聯的解體和繼之而來的原成員國的大動蕩,使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產量大幅度下降,直到現在,其增產的進程依然十分艱難。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等國由於奉行石油國有化政策,國家拿走了石油公司大部分的收入且拒絕國外石油公司的進入,使這些國家很難有足夠的資金開發新油田。

  相信技術進步,石油枯竭之時也是新能源替代之日

  即便有一天石油真的枯竭了,人類也還有越發先進和便宜的新能源技術。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控核聚變等更先進的技術也已經在研發。根據丹麥能源署的計劃,到2030年,風電將承擔全國用電量的50%,太陽能承擔15%。在一個飛機可以靠地溝油飛上天的時代,擔心石油枯竭純屬多餘。

  劍橋能源學會(Cambridge Energy Associates)曾預測,全球範圍從化石類能源向其他能源形式的逐漸過渡將在這個世紀發生。不過,這一過渡與石油供應不足無關,而在是因為人們有了更好的替代選擇。正如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石頭了。目前離新能源廣泛應用的確還有相當距離,但從歷史上看,刀耕火種的年代誰能想象電和汽油,那如今電和汽油的時代也一樣無法想象更新的能源應用。今天不行,不代表明天不行。


  □ 結 語:曾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萊斯特.布朗已經公開承認預言失敗,哈伯特關於石油產量的預測如今更已成為了一個笑話。糧食危機、能源枯竭都只是反全球化者、極端環保主義者的幌子,技術進步永無止盡,所以別為七十億人口操心。(來源:網易新聞《另一面》2011年10月25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