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陵十三釵》:一個投機主義者的觸底反彈

http://www.CRNTT.com   2011-12-23 14:56:24  


 
  2.除了投機色彩,《金陵十三釵》本身也有硬傷。

  本片的主題是探討複雜的人性,想告訴我們“婊子並非無情,貪財好色之輩本性可能是好人,凶殘的侵略者也有其柔軟的一面”等等。但在表現方式上,由於過渡空間不夠,顯得生硬,缺乏說服力。尤其是在人性的提升上,米勒和妓女們轉變得太快,讓觀眾產生了明顯的不適感。

  米勒這個人物,在嚴歌苓的中篇原著中是根本沒有的。為了戲劇性,影片讓真神父一個沒出場就死掉了,一個幹脆去掉了。米勒到了教堂後,導演極力表現他的貪財、好酒、愛色等人性的弱點。但當鬼子來了,面對女學生們的不幸,誤穿了神父衣服的米勒在短短的一兩分鐘之內就從有點壞的俗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這讓我想起了科恩兄弟去年的那部《大地驚雷》,片中傑夫.布裡吉斯扮演的那個只認錢不認人還好酒的獨眼偵探,經過全片90多分鐘的鋪陳,直到最後才成了一個好人。戲劇性,應該是故事的自然呈現,並通過內在的張力來完成的,而不是編導們的任意安排。

  另外,影片在技術上還有一個看似不大實則體現主創態度的問題,那就是女一號玉墨的英語說得太好了。那誇張而做作的美式英語,哪怕你上過6年教會學校,說出這樣的英文也是不可能的。玉墨的每個單詞,每個音節都發得特別清晰,非常注意連讀,以至於一個句子說下來,聽著就像有幾十個音節的一個單詞。反倒是男孩陳喬治和女學生們的英文聽起來更自然,就是中國人在講英文。

  3.儘管有缺陷,但憑借《金陵十三釵》,張藝謀的確完成了觸底反彈。

  當然,與大多數導演比起來,張導的起點很高,用股市術語說,就是高開。處女作《紅高粱》在柏林電影節拿下金熊。之後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都維持了高水準。1994年的《活著》,讓張導達到藝術巔峰。隨後,張導嘗試商業片,小成本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有話好好說》效果一般。1998年和1999年,張導回歸藝術片之路,先後拍了《一個都不能少》和《我的父親母親》,試圖用阿巴斯等人慣用的紀錄片的路子拍故事片,但只學了些皮毛。2000年的《幸福時光》,讓張導真正知道了失敗的滋味。

  2002年,張導開始玩大的。一部主題上明顯有反人類傾向的《英雄》橫空出世,開創了中國式商業大片的時代,但他本人的藝術之路也在加速下滑。之後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都賺了票房,輸了口碑。2009年的《三槍拍案驚奇》,更是讓張藝謀淪為一個春晚小品式導演。至此,張導到達最低點。2010年的《山楂樹之戀》,張導開始底部盤整,直到這部《金陵十三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