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狀元為何熱衷於香港的大學

http://www.CRNTT.com   2012-07-10 14:09:21  


 
  香港高校“搶生源”是社會價值多元化的體現。香港高校對內地尖子生伸出了全額獎學金的誘人橄欖枝,再加上良好的就業預期與較高的薪資待遇,先進的教育理念,開放的教育氛圍,這些都是香港大學的魅力所在。比如邁克爾.傑克遜去年成為面試考題,就是香港大學開放教育理念的一個縮影。

  另一方面,內地就業形勢嚴峻。儘管北大在曬富豪,清華在曬政要。但是,北大畢業生賣肉、穿糖葫蘆、當陪聊,大學生殺豬、承包公廁之類的報道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考生對內地大學的信仰。而且,帶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招生制度與連年擴招政策,讓大學生源質量、教育質量受到質疑。與香港高校相比,內地大學的教育模式、管理理念顯得滯後。此外,內地大學也不可能像香港高校那樣給尖子生提供數十萬元的獎學金與補考機會。

  正如有網友所言,“像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集中了很多人才,占用了很多資源,但由於學術氛圍不夠,北大清華現有的管理模式很像官僚體系。”北大前不久被曝僅校長助理就達11人之多,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經說過,“大學之謂,非大樓也,乃大師也”。毋庸諱言的是,近年來,內地大學房子越蓋越豪華,但是普遍有精神失落的傾向:大師難出、學術腐敗、競爭缺失、官僚主義,這些都制約了大學的發展與變革。有人把大學變成某些人沽名釣譽,追求金錢、官位的工具。大學校長與院士陷入抄襲門漩渦就是佐證。大學精神的關鍵應該在於追求真理、篤實學術、教授治校,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這些正是內地大學的弱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大學的畢業生都沒有就業特權,任何大學都會有壓力,誰也不能不例外。“北大清華被掃為二流大學”的議論也好,香港高校的挑戰、美國大學的入侵也好,儘管讓內地名校在面子上不好看,但這些只是內地大學的陣痛,如果這種挑戰能讓清華北大這樣的內地名校從陣痛中清醒過來的話,也不失為一劑良藥。

  如果沒有挑戰,內地名校可能還躺在自己製造的功勞簿與榮譽榜上沾沾自喜。其實,那是溫水煮青蛙,讓內地名校在溫水中不斷功能退化,最後與一流大學的距離漸行漸遠。香港高校的挑戰,就像開水燙青蛙,給長期在溫水中享清福的內地大學注射了一支清醒劑,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多掌握一點自救的本領,虛心向人家學習,推進內地高校與香港高校共同進步,這才是正道。
(2012年07月08日 15:47 來源:CNTV央視網評 作者:葉祝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