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需要有理智的愛國心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11:14:20  


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并不複雜的愛國的政治表達迅速表現為如此非理性的破壞行為,這需要認真反思。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中國)需要警惕狹隘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想以暴力的方式表現出來,傷害公民權利,毀壞改革開放的成果。”2012年第10期《中國改革》月刊登載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顧肅的評論文章“長一顆富有理智的愛國心”如是說,全文如下: 
 
  近日,日本政府通過所謂“購買”釣魚島將之收為“國有”的做法,遭致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抗議,不少地方發生了抗議日本的活動。這本來是宣示國家主權,捍衛中國領土的愛國行動。但是,我們遺憾地看到,也發生了一些非理性的暴力事件,例如,將國人駕駛的日本品牌的汽車砸毀,燒毀了日式餐館,砸了有日資背景的商店和公司,甚至打傷少數日籍人士。還有一些外國公司因被誤認為有日本資本而遭到破壞。
 
  面對這些非理性的行動,人們呼籲理性愛國,避免暴力行為,尤其需警惕以愛國的名義破壞私人財物,傷及無辜,製造社會恐怖。在民主法治體制相對健全的國家和地區,民眾通常不會以破壞財物的無序形式表達激進的觀點和政治訴求。其原因在於,人們尊重私有財產和公共財物,知道和平理性地表達政治訴求。政治問題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破壞公民的財產則是違法甚至犯罪行為,這裡的是非界限是明確的。在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公民抗議示威行為相當理性,幾乎沒有破壞財物的情況發生。而在今天的中國大陸,並不複雜的愛國的政治表達,迅速表現為如此非理性的破壞行為,這需要認真反思。
 
  今天的所謂日貨,絕大多數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中國的勞動力在這些企業就業,大量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也由中國從中取得可觀的稅收。今天在中國境內駕駛日本品牌汽車、開辦日式商店和餐廳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為了抗議日本政府的錯誤做法,就把這麼多的中國人當成敵人,打成“漢奸”,仇視一切與日本相關的東西,是很不明智的。100多年前,義和團把一切外來的東西都當成敵人,悉加破壞,甚至搗毀電燈、機器,反映的是非理性的無知和愚昧。直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也部分地重複了義和團式的盲目排外,排斥現代文明的優秀成果。今天的一些人一有機會,就立即表現出這種傾向,這很值得深思,需要警惕。
 
  何為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想,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深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