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幸福就是平等

http://www.CRNTT.com   2012-10-25 08:09:50  


 
  這一問題的基礎已經有一些時日了。1974年,經濟學家羅伯特.伊斯特林(RobertEasterlin)出版了他的著名論文《經濟增長是否改善了人類命運?一些實證證據》(“DoesEconomicGrowthImprovetheHumanLot.SomeEmpiricalEvidence)。在將多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和自我評估的幸福水平做了相關性分析後,他得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或許並非如此。

  從一個非常低的收入水平開始(僅足以滿足基本需求),伊斯特林並沒有發現幸福和人均GNP之間具有相關性。換句話說,GNP絕不是衡量生活滿意度的好指標。

  這一發現刺激了人們開發新的替代指標。1972年,兩位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Nordhaus)和詹姆斯.托賓(JamesTobin)引入了他們稱為“淨經濟福利”的指標,該指標通過從GNP中扣除”壞“產出(如污染)並加上非市場活動(如休閑)獲得。他們證明,一個更多休閑、更好工作的社會可能與更多工作(因而更多GNP)、更少休閑的社會福利水平相同。

  更新的計量方法試圖引入更廣範圍的“生活質量”指標。麻煩在於,你可以統計員工數量,但難以計算生活質量。你如何加總“生活滿意度”之類的指標的數量和質量,這是一個道德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因此,毫不奇怪,大部分經濟學家仍然堅持使用“福利”的量化指標。

  但另一項發現也開始影響當前的增長爭論:在同一個國家,窮人沒有富人幸福。換句話說,在某個低水平的充足度之上,人們的幸福水平受絕對收入規模的影響程度遠小於與參照群體相比的相對收入水平。我們總是不斷地把自己的命運與他人作比較,要麼感覺勝出,要麼感覺不如,這和我們的收入水平無關;幸福的感覺取決於增長的果實如何分配,而不是它們的絕對數量。

  換句話說,決定生活滿意度的不是平均收入的增長,而是中位收入(即最典型人口的收入)的增長。考慮一個十人社會(比如一家工廠),董事每年賺15萬美元,其他九名工人每人賺1萬美元。他們的平均收入是2.5萬美元,但90%的人只能賺1萬美元。在這樣的收入分配下,增長會提高典型人口的幸福感才怪。

  這並不是一個憑空捏造的例子。過去三十年來,發達國家的平均收入穩步上升,但典型收入一直停滯不前甚至有所下降。換句話說,少數人——在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是極少數人--攫取了增長的大部分果實。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增長,而是更少的不均。

  更大的平等性不但能夠產生更多安全感、更健康的身體等因素所產生的滿足感,還可以產生更多休閑、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更大的周邊人群尊重度以及更多的生活方式選擇所產生的滿足感。嚴重的不平等性讓我們產生比平常更渴求的物質欲望,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會認為我們比相鄰的家夥擁有得更少。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出人頭地的社會,身邊是狼爸和虎媽,時刻鞭策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孩子“向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