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新領導人的新日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3 09:23:18  


 
  中國的驚人增長的一個副產品是與其他國家的經濟緊張日漸加劇。中國的匯率政策及其對美國的雙邊貿易盈餘是美國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關於中國外部投資的擔憂也無處不在。世界貿易組織支持美國對中國輪胎的關稅,加拿大延長了對中海油收購該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尼克森公司(Nexen)的審查。儘管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但許多外國公司仍面臨在中國擴張的諸多限制,或是必須與中國公司合作才行。

  中國人也對某些外國人的貿易行為不滿,並將一些案例上訴至世貿組織(比如與歐盟的曠日持久的太陽能面板爭端),其他國家針對中國的案例在不斷增加。但是,各方都必須明白,中國對世界經濟和貿易體系來說太重要了,以至於這些爭論絕不可以形成不可收拾之勢。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減速——拜全球疲軟、控制通脹和壓抑過熱資產市場的措施所賜——正在拖累就業崗位的創造,而中國每年需要創造數百萬新工作崗位來讓不斷擴張的城市地區從貧困的農村走向更大的繁榮。而這一過程正逢前主席江澤民和前總理朱熔基的市場開放和減少國家控制政策節奏放慢之時。

  因此,即將上任的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千百雙眼睛盯著他們將會如何做。很少有繼任者——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會明目張膽地剝奪即將卸任、已無實權的現任領導人的地位,因此沒人可以打包票說新領導人會讓改革更進一步還是會尋求維持現狀。

  除了新主席和新總理,中國還誕生了其他新政治局常委,大量部長級職位有待任命。中國高級領導人有著“不上即退”的制度,得不到提拔者將被取代。從新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到新國務委員和最高監管者,新領導集體有機會通過促進競爭、抑制國有企業實力、提振家庭消費、減少出口依賴讓中國更進一步。

  今年早些時候,國務院中國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發布了一份出色的報告,闡述了中國政策日程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報告的結論是,中國需要完成其土地、勞動力、金融和企事業單位改革的市場經濟轉型。開放市場以引入更多競爭以及重新平衡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在未來幾十年中步入高收入行列方面最重要的戰略。對習近平和李克強來說,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為中國經濟政策打上自己烙印的框架了。

  特別是,以國際標準衡量或與其他處於類似發展階段的國家的歷史經驗相比,中國消費占GDP的比重非常低。兩個提升消費的重要選擇是社會保障——這方面有所進步,但進步太慢——以及通過向公民發放紅利減少國有企業的巨額存款,正如民營企業向股東發放紅利那樣。

  在當下和未來數年中,受困於各自經濟問題的世界各國的管理者、工人、消費者、投資者和政府都會因中國新領導人的明智改革方案而大大受惠。世界很快就會知道該期待什麼。

  邁克爾•波斯金是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89—1993年老布什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