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經合重要裡程碑

http://www.CRNTT.com   2012-12-19 10:07:40  


12月18日下午,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在上海接受兩岸媒體采訪,就當晚正式開設的台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進行說明。。(上海市台協 玉龍 攝)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訊/香港資深評論人朱穗怡今天撰文“兩岸經合重要裡程碑”表示,台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昨天掛牌營運,這是台灣方面首度在大陸開設經貿辦事處;大陸第一個在島內設置的經貿辦事處據悉也將在近期啟動,兩岸經貿往來多年,終於可互設經貿社團辦事處,可謂兩岸經合的重要裡程碑。
 
  台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昨天掛牌營運。這是台灣方面首度在大陸開設經貿辦事處。俗話說“好事成雙”,大陸第一個在島內設置的經貿辦事處據悉也將在近期啟動。兩岸經貿往來多年,時至今日終於可互設經貿社團辦事處,讓人振奮之餘不免多有感慨,頗有苦盡甘來的味道。從此,台企登陸,或是陸企入島,倘若遇到難題,將不再仿徨無助,因為當地就有“娘家”所屬經貿社團的駐地辦事處伸出援手,解燃眉之急。所以,互設經貿社團辦事處可謂兩岸經合的重要裡程碑。

  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於2010年6月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當中就明訂“推動雙方經貿社團互設辦事機構”。今年4月兩岸經合會第三次例會終於達成共識,確定了兩岸經貿社團互設辦事處的首輪名單:台灣方面由外貿協會拔得頭籌,而大陸方面則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喝了頭啖湯。

  兩岸經貿交流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經貿關係密切的兩方互設經貿社團辦事處,本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之事。但多年來兩岸經貿實際上只是“單向交流”,只有台資登陸,台灣方面則嚴格限制陸資入島,直到2009年起才逐步鬆綁,兩岸經貿終於實現了“雙向交流”。這也才有了平等互利的“互設經貿社團辦事處”之說。

  兩岸互設經貿社團分支,顯示雙方的經貿關係相當緊密。從2003年起,大陸已經取代美國和日本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十多年來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兩岸貿易總額已達1600億美元。過去兩岸經貿發展主要集中在貿易投資上,現在發展領域廣泛,逐步向物流、金融、醫療新的範圍領域拓展。去年ECFA早收清單生效,進一步促進兩岸貿易,隨著ECFA後續協商展開,將來納入優惠稅單的貨物和服務類別將越來越多,兩岸經合規模亦越來越大。兩岸經貿社團互設辦事機構已是刻不容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