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網絡時代的中國政治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1-01 09:16:59  


 
  第一個問題是網絡和政治開放之間的關係。很顯然,網絡創造了一個開放的政治背景,即政治互聯網平台。在西方,有關互聯網的作用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觀點,一個觀點認為,互聯網是政府行使專制權力的工具;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互聯網是民主化的工具,有學者更是簡單地把互聯網化和民主化等同起來。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觀點都不成立。互聯網是促成國家和社會、政府和人民“相互轉型”的一個有效技術手段。一方面,互聯網在有效“軟化”著政府官員的傳統專制行為。有了互聯網,政府官員再也不能像前互聯網時代那樣專制地管治社會了,而社會也不再像從前那樣順從政府的權力了。

互聯網無法建立民主政體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儘管今天在世界很多地方,互聯網的確在政治變革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並沒有一個成功的例子表明,互聯網可以促成一個國家的民主化,尤其是民主政治體制的建立。就拿近年來中東、阿拉伯世界例子來說,可以看到互聯網的確扮演了一種關鍵的作用,推翻舊的政治體制。但人們並不能簡單地把推翻舊的體制和政治民主化等同起來。在那些互聯網被用來推翻舊政府的社會,怎樣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仍然是它們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推翻一個政權是一回事情,而建設一個新制度則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造就政治的開放性,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本身的技術特征,另一方面是因為應用這種技術的群體。互聯網的技術特征就是其分散化、分權化及其相關的開放性。較之傳統上所有媒體工具,互聯網是最分散和分權化的。當互聯網應用於其它現代通訊技術,例如手機、iPad等時,這些特征表現得最為明顯。互聯網的開放性,促成了使用這種技術的群體的開放性。這是一種扁平化的開放。

  在中國政治生活中,作為一種技術,互聯網更是可以被用來打破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界限。中國政治經常表現為“城堡政治”,就是說,官員為自己修築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堡”,把自己關在這些“城堡”內。他們為了做官而做官,而和社會沒有實質性的關聯。社會成員被隔離在“城堡”之外。當然,這裡的“城堡”是一個比喻。不可否認,今天中國的政府和社會群體之間、官員和人民之間,存在著一堵又一堵的“城墻”,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結果怎樣呢?如果官員躲在城墻內,總有一天老百姓就要圍城。這是歷史的規律。互聯網在這裡扮演了一個至為重要的角色,它成為了打破城墻的最有效的工具。在最低限度上,互聯網迫使政府官員來回應社會。從積極面來說,互聯網也提供給官員一個工具來和社會群體作互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