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郭偉峰:客家與媒體 影響力穿透中華民族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0:21:03  


 
   客家傳媒承載中華民族興亡歷史大任

  客家人與中國的近代革命史無法分割,同樣的,報紙雜誌等傳媒工具也與客家人一起共同承載中華民族興亡大任。中華民族的靈魂與精神的再造,離不開變法維新、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而客家人與客家媒體,堪稱其中歷史的中流砥柱。在此,要指出的是,客家與媒體的關係包含這樣的三種因素:1,客家人辦、客家人寫、客家人讀與聽的純客家媒體。2,客家人創辦及領導的媒體,也是客家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3,在各種媒體任職的客家人。

  第一,客家人報紙宣傳變法維新影響巨大

  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報紙當是《時務報》,《時務報》是清末變法維新運動時期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重要刊物,旨在於提倡變法,改良社會和政治現狀。而梅縣籍客家人黃遵憲是《時務報》最重要創始人之一。黃遵憲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中舉人。曾任駐日本參贊,駐美、英、法、新加坡等國總領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與汪康年在上海創辦《時務報》。《時務報》是由中國人辦的第一份雜誌式報紙,亦是在近代國人活動中影響最大的報紙。每旬出版1冊,3萬字左右。重視政論。創時每期銷4000份,半年後增至7000份,最多時達1.7萬份,在當時中國人自辦報刊中發行數最大。

  黃遵憲本人沒有在《時務報》發表過一篇文章,但是有重大影響。其一,重用了廣東新會人梁啟超任總主筆,梁啟超的祖先也是來自中原的,也被歸入到傑出客家後裔之列。梁啟超所撰《變法通議》,從創刊號起連登43期,系統地闡述了維新派的各項主張,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綱領性文件。其二,直接影響了該報的輿論導向。其三,對報紙文體有影響,黃遵憲是晚清最早提倡文體革新的先驅者之一。

  可以說,沒有《時務報》,就沒有中華民族的變革思想的啟蒙。

  還有一份值得一提的報紙:《嶺東日報》。該報創辦人楊源,嘉應州(今梅州市梅江區)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考中進士,是嘉應州最後一名進士。他思想開放,公開宣傳維新運動,主張民主憲政,敢於抨擊官僚腐敗,是一位主張變法維新的愛國人士。創辦人何士果,祖籍大埔縣湖寮雙坑村,光緒年間的進士,也是一名有遠大抱負的學者。創辦人陳雲秋則積極出資。同時,他又接辦南洋華文報紙《總彙報》,與維新派中人朱子佩合股,使報紙成為維新派的言論喉舌。《嶺東日報》筆政(主筆)溫廷敬祖籍大埔縣百堠鄉,他發表《報品》一文,提出報紙是“主持公論,開通風氣”的工具,採編應以“懸為鑒戒之律”,至今仍具有借鑒之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