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解密六十年來中朝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9:24:41  


 
新世紀“帝國主義的圈套”

  世紀之交,朝鮮對外關係突然活躍起來。朝鮮與俄羅斯簽署了新的《朝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取代了原有的《俄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新世紀頭3年,儘管朝美關係沒有改善,但朝鮮先後與17個國家建交,其中包括14個歐盟成員國。

  唇齒相依的中國與朝鮮,分分合合半世紀後,依然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不悖。

  2000年時,世界秩序已經因為開放而崛起的中國產生結構性的變化。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崛起和民族自信心的極大增強,“中國模式”能否為朝鮮所複制,也在極大地影響著中國對朝外交策略。

  2000年5月與2001年1月,金正日兩次訪問中國。從那時起,考察改革開放成就成為金正日訪華的保留項目。他在與中國領導人的會面中,除了強調傳統友誼,加強經貿合作也是必談的話題。“朝鮮的最佳出路在於,學習中國模式,保持政體不變加市場經濟的模式。”吳強對記者說。

  朝鮮似乎在朝這條路走。早在1991年底,朝鮮將與中國和俄羅斯相鄰的羅津———先鋒地區辟為“經濟貿易區”,允許區內居民開辦私營企業。2002年9月和11月,新義州特別行政地區、開城工業區、金剛山旅遊地區先後設立。

  然而2008年11月,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社論稱,改革開放是“帝國主義的圈套”。“特殊國情決定朝鮮改革走向不甚明朗,既可能遭到‘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先軍政治’路線所形成的兩個龐大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也會令習慣於‘領袖意志’的朝鮮國民發生混亂,危及政權穩定。”2008年出版的《朝鮮經濟問題研究》寫到。“如果朝鮮能夠成功地向中國模式轉型,中國的經濟負擔和外交成本都會大幅降低,否則朝鮮永遠是中國周邊外交態勢中最不穩定的一板。”吳強分析,而其前提,是朝鮮能成功挺過此輪半島緊張態勢,畢竟外交局勢的穩定是內政調整的必要前提。“中國希望朝鮮能理解今天的世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對記者說,“蘇聯核武器這麼多,也沒能阻止其解體,根本是要搞好國內事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