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德國:中國的一面鏡子

http://www.CRNTT.com   2013-08-11 09:29:27  


資料圖:文革批鬥會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訊/此間《炎黃春秋》2013年第7期刊載郭建的文章《德國:中國的一面鏡子》,內容如下:

一.大國崛起

   一個民族的過去可以是當下的一面鏡子,因此被稱為“史鑒”。其他民族的歷史經驗有時也可以有借鑒意義。就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來說,蘇俄被當作參照系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蘇聯斯大林時代的一 黨專政、農業集體化、大清洗,以及斯大林身後的解凍和改革,都在中國以略為不同的方式出現了。可見,當下中國領導人,從保住一黨專制的角度考慮,擔心中國會重蹈蘇聯的“覆轍”,是不無道理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中國領導人能以人民的利益和生命的價值為重,記取蘇聯的前車之鑒,許多災難是可以避免的。例如,赫魯曉夫曾以蘇聯農業集體化造成的饑荒警示中共,可惜毛澤東對赫魯曉夫的誠意置若罔聞,一意孤行,發展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以至於造成三千六百萬農民死於饑荒的大災難。

  那麼,在政體和意識形態上與中國很不相同的德國如何能成為中國的一面鏡子呢?筆者試以近期的一段耐人尋味的個人經歷引入對這個問題的討論。

  2008年春夏時節,美國威斯康星州的一家地方報紙刊登了一則佳話:兩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戰場上曾是敵人,如今成了好朋友。一位是我所在大學的退休教授,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士兵;另一位是1955年遷居美國的德國農民,曾是納粹士兵。這兩位老人又恰恰與我相識。他們的故事刊出後不久,我碰到我那位退休的同事,閑聊起來,提到那篇報道,並問:“愛德華近來怎樣啊?”(愛德華是那位德裔老人的名字)“怎麼人人都這麼問我?”我的同事答道,“我又不是他的監護人。你自己去問他吧。他否定一切。我對他說,要是到了今天你還不相信的確有過大屠殺,到了今天你還覺得希特勒是最偉大的領袖,你的腦子實在是出問題了。”幾天以後,我在游泳池碰到了愛德華,他主動和我講起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德國:“我們那時候的日子好啊!不光是國家強大,我們生活有保障,而且貸款利率鎖定在百分之二,每個工人家庭都能買房子,買車……我們的奧運會辦得也排場,人人都喜氣洋洋的……”然後,他對我翹起大拇指說:“你們中國真棒!越來越強大,很有希望啊……”
  
  只有將這段話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來看,我們才能明白這位德裔老人的意思。從2007年底開始,美國經濟陷入了由銀行呆賬、壞賬和房地產泡沫引起的危機,其規模僅次於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恐慌,失業率達到百分之十。當時,兩次經濟危機的對比幾乎是街談巷議的題目,愛德華也在暗示這樣的對比。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以極權的力量推動經濟的發展,卓有成效,使德國先於西方民主國家走出經濟低谷。在排斥“異類”的同時,當政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開動宣傳機器,鼓吹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同時也推行了有利“大眾”的實惠的經濟政策(如今馳名世界的大眾牌汽車就是當年為元首“生日獻禮”而設計的)。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首創火炬傳遞,盛況空前,以向世界展示德意志的大國崛起,並兜售德國特色國家社會主義的救世良方。當時的國際知識界也出現了分化,對資本主義的失望使得一些知識分子或倒向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或投入蘇聯的懷抱。希特勒也曾明言,西方民主國家沒有政治,因此軟弱,不堪一擊,德國的真正對手只有蘇聯,因為只有蘇聯如德國一樣,有意識形態,只不過是錯誤的意識形態而已。
    
  再說這位顯然缺乏反思意識的愛德華老人,他把自己對德國三十年代的懷舊之情與他所看到的當下中國的崛起(世界經濟危機中中國的強勢以及北京奧運會的輝煌等等)並提,自然是對他自己所了解的強國之路有感而發,並想讓我感到振奮。但他沒有想到,他的一席話竟會在我的心頭蒙上一層歷史的陰影,使我感到憂慮,並由此想到中國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與德國三十年代納粹政治的相似之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