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央行調控意圖看貨幣政策新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08:25:57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訊/影子銀行激增,傳統信貸萎縮,這種暗藏風險的金融變異終於在7月止住了惡化的趨勢。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7月信貸及貨幣增長超過預期: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4.5%,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9.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5.1個百分點。7月新增信貸6999億元,同比多增1598億元。與此同時,上半年狂飆的社會融資規模則踩下了刹車: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808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434億元。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融資總量中的表外流動性(未貼現票據、委托信托貸款、債券股票融資)比去年同期下降2805億元。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子勛文章表示,7月金融數據透露了三個積極信號:一是央行在努力糾正6月貨幣市場衝擊帶來的影響。受市場資金緊張、銀行流動性壓力較大的限制,6月貸款投放不多,以致部分貸款推遲到7月發放,促成了7月貸款的增長,這保證了流動性對促進經濟的支撐作用。二是三季度經濟呈現企穩向好的積極跡象。近期政府提出了支持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環保等領域的穩增長措施,這對信貸需求有一定提振作用。此外,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減輕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擴大信息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以及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審批權限,這些都在激發中國經濟的新活力。三是貸款結構出現積極變化。數據顯示,銀行貸款中,7月的對公中長期貸款增加2431億元,較上月多增490億元;短期貸款增加2284億元,較上月少增1546億元。對公中長期貸款環比多增與7月穩增長措施實施、部分項目開工有關。其占總新增貸款的比例也從上月的23%提升到35%,這顯然是實體經濟企穩的信號。

  在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而當前需求下降勢頭仍未遏制住的大背景之下,針對實體經濟的結構性信貸和財政政策將會繼續放鬆。可以預期,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將在穩健的基調下有所預調微調,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保持平衡。

  文章分析,為了穩定短期的流動性,央行採用了多種調控工具。可以看到,自6月下旬以來,央行連續5周未執行公開市場常規操作,並在時隔半年後於7月末重啟7天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而在流動性特別緊張的6月,央行通過常備借貸便利(SLF)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央行還通過再貸款和再貼現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截至6月末,全國流動性再貸款、再貼現總額度共計4641億元。現在看來,這些措施起到了穩定短期流動性的作用。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3.54%,比上月驟降3.04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3.60%,比上月大跌3.22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