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大歷史看中俄關係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13-09-16 12:07:55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訊/美國自阿富汗全面撤軍之後,推動中俄兩國在中亞維持團結的一大主因已經消解,而中亞與北京之間經濟關係的密切不可避免地會導向政治接近,這會給中俄友情帶來變數。

  1900年,馬漢在《亞洲問題》中這樣寫道:“就對中國發動侵略的可能性而言,近在咫尺的俄國遠比任何海洋國家具有優勢。”這樣充滿敵意的預測,對今天的中國人未免隔膜太甚。然而,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在20世紀的100年裡,中俄真正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的時間只有不到1/3,卻有更長的時間是處在敵視、對峙甚至軍事衝突的情境下。

  毋庸置疑,中俄關係的穩定對最近20餘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具有不可低估的保障作用,但兩國關係畢竟是一種互動,穩定能否持續不取決於當下某方的良好願望。而兩個陸上大國間關係的天然複雜性,以及因為領土和資源規模帶來的地理政治潛力,都會對僅僅是基於情感或單一安全利益的“友情”產生挑戰。

  時勢造就的夥伴

  整個1980年代,中國對外戰略的總體傾向是聯美抑蘇。蘇東劇變並未直接帶來中俄關係的密切化,葉利欽政府直到其第一任期將近結束、確認了短期內融入西方和歐洲已不可能之後,才轉向東方與北京改善關係。不過這種“向東轉”的成果之豐碩遠遠超出了雙方領導人當初的估計,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到目前為止仍是共贏的選擇。

  對1980年代之前的中國而言,它的最主要和最迫切的安全壓力全都來自北方,蘇聯軍隊經蒙古入侵的可能性不僅長期左右著中國的國防布局,對東北和華北地區經濟的發展也有明顯負面影響。這種困境在中俄結成夥伴關係後有了根本性改善:中國不僅得以化解整個北方和西北陸上邊境的安全焦慮,還利用後蘇聯時代俄羅斯的經濟困境,大規模引進本國基礎相對較差的工業技術。這一點在軍工領域尤其突出:通過進口俄制武器和俄方幾項重點技術,解放軍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最大的海空軍裝備有了突出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