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自貿區肩負提升全球價值鏈中國競爭力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3-10-10 08:44:32  


 
  從國際大環境看,當前,不同貿易體系下的談判內容更加側重貿易與投資並重、服務貿易和投資協定相關聯。尤其是TISA(國際服務貿易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在加速推進。更高標準的國際自由貿易協定在框架、內容、要義等方面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與規定。例如,大多數TISA談判參與方在金融、證券、法律服務等領域已沒有了外資持股比例或經營範圍限制。而中國這些領域的政策仍停留在傳統的WTO多邊貿易框架體制下,銀行、證券、保險、電信等行業在上一輪加入WTO談判時仍保留有許多限制外資准入的措施,缺乏參與TISA談判的基本條件。而更由於國際政治等原因,TPP、TTIP談判現在還將中國排除在外。

  文章表示,有鑒於中國在新一輪區域自由貿易談判中處於較為被動地位的現實,加速推動上海自貿區建設顯然更具全球化視角。一方面,中國正在準備積極參與全球自貿區談判,並推動中國全方位的自貿區戰略,以保障中國的全球化利益。另一方面,上海在貿易、金融、投資、航運、港口、關稅、“負面清單”、離岸市場等領域的改革,以及加快服務業開放、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與試驗區相適應的監管等制度環境等重點制度性創新,也正是中央政府借推動國內自貿區建設的契機,倒逼國內市場化改革,推動中國與新一輪全球規則體系接軌的戰略考量。

  文章指出,從趨勢上看,中國第一波“全球化紅利”將趨於結束,而第二波“全球化紅利”正在展開。有別於依托低要素成本參與國際分工所獲得的第一波“全球化紅利”,第二波“全球化紅利”,就是通過龐大的內需市場,吸收國外高級生產要素,如技術、人力資本等來推動中國經濟的升級。故而從總體看,中國吸收國際資本的綜合優勢並未明顯減弱。在逐步提高勞動力素質和相對完備的配套能力後,吸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外商投資將把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提上新的高度。

  此外,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措施,為提高外資質量和水平提供了政策支撐,區域差異和多層次勞動力繼續為多類型外商投資提供廣闊空間。憑借本土高增長的市場容量,中國正由全球跨國公司的製造中心轉變為戰略中心和決策中心。在這個大趨勢下,中國理應改變片面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外向產業發展戰略,通過充分挖掘龐大的內需市場,盡力吸引全球高級生產要素向中國集聚。在這個層面上,上海自貿區責無旁貸地將擔當“先行軍”的新角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