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三駕馬車”:穩就業城鎮化和改革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3-11-08 08:34:46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訊/李克強當選新一屆政府總理以來,頒布了一系列調結構、簡政放權、布局城鎮化的經濟政策,力推經濟結構轉型,強調經濟可持續發展。市場各方紛紛對其經濟治理政策進行解讀及預判,並按上傳統的學術派別的印記。其中尤以外行巴克萊中國的“不刺激、去杠杆、結構改革”影響力最大。

  上海證券報發表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康文章表示,但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覺,除了“結構改革”能反映新一屆政府的部分思路外,其餘兩個概括均有失偏頗。“不刺激”並不是基本方針,而是有底線的。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經濟全局風險,比如經濟快速下降,企業利潤急劇下滑,金融狀況惡化,大規模失業等不利情況,或者綜合來說當經濟增長率跌破了7%的時候,放棄“不刺激”就將成為必然的選擇。中國的綜合財政狀況也完全具備充當適當時候強心劑的職責。而“去杠杆”,也要分行業來看,對目前中國那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如煤炭、有色、鋼鐵、水泥等,近期內去杠杆是不二選擇,但對另一些行業,如金融等,我們面臨的問題不是創新過度,恰恰是創新嚴重不足,資產證券化等一系列創新就還需要金融行業適當“加杠杆”。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明確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就證明了這點。

  文章分析,從李克強總理主管經濟以來的諸多政策方針與經濟規劃可以看出,李總理的經濟發展理念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推升要素紅利、改善供給;以拉動城鎮化拉動需求、穩定就業。姑且把“穩就業、城鎮化和改革紅利”稱之為李總理的經濟發展理念的“三駕馬車”:

  先說“穩就業”,這是標準。

  李總理在多個場合說過:“經濟政策”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通脹。”這意味著目前的短期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仍是以保就業為主,保就業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拉動投資需求。國內目前的需求狀況,明顯受到收入增長有限的壓制,消費的崛起注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期有效的拉動需求政策,只能依靠投資。而投資中,唯一能拉的就是基建投資。這從近期經濟政策可以得到印證。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經濟環比增速開始下滑,隨後經濟回落對就業的影響逐漸顯現,PMI就業分項從2012年6月起連續15個月收縮。今年二季度,在保就業壓力之下,中央政府開始加大對環保、基建等基礎設施投資,以彌補房地產與傳統製造業投資增速下滑對就業的衝擊。三季度基建投資累計增速高達25%。拉需求、保增長以穩就業的政策導向特征非常明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