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腐敗與中國的歷史周期律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09:30:25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腐敗與中國的歷史周期律》指出,只有依靠社會的力量,在削弱既得利益之後,確立起一套向社會開放的新制度,才能真正跳出歷史周期律,這也就是中國今天所面臨的最大的政治挑戰。詳論如下:

  最近,因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重提毛澤東和黃炎培著名的延安“窑洞對”,又引發出人們新一輪對歷史周期律的反思和討論。當然,這也剛好契合了中共十八大以來勢頭越來越旺的反腐敗運動。這種契合使得對周期律的討論更具有現實意義。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解體以來,人們對中共如何走向未來的討論多了起來。無論海內外,人們總是喜歡把中共和前蘇聯共產黨作比較,希望從蘇共解體的歷史中學到足夠的經驗教訓,因為蘇聯模式對中共的影響的確非常巨大。不過,這種比較也容易忽視一個基本的事實:儘管從組織形式上看,中共和蘇共有很多類似和相同,但兩者都是各自歷史文化的產物。蘇共是俄羅斯文明的產物,而中共是中國文明的產物,兩者所處的文化導致了彼此巨大的差異性。

  把中共的前途,放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中來考察,更具有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黃炎培所討論的中國歷史周期律,對中共的參照意義遠較蘇共對中共的參照意義。

  歷史的周期律問題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很多學者所思考的問題。自從近代清王朝解體之後,中國的政治精英走上了一條尋求建設一個新制度體系的道路。總體上看,建設新制度體系是要向西方學,但也免不了要總結中國本身的歷史經驗教訓。黃炎培所做的,也就是把那個時代人們所思考的問題帶給了毛澤東。當然,毛澤東本人也不可能不了解當時人們的討論,他所給出的標準答案,也同樣是那個時代人們所思考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