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義桅:烏克蘭危機啟示錄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9:35:36  


 
  首先、消除俄羅斯從文明道統上挑戰基督教文明的合法性。俄羅斯敢於向西方叫板,不只是普京的彪悍作風,或俄羅斯注重軍事、能源等硬力量使然,更在於俄羅斯作為第三羅馬帝國的底氣。這從其宗教“正教”(“東正教”是誤譯)名稱即可見一斑。何況東正教不受教皇管制,有自己的獨立而分散的教派體系。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永遠不是外國。俄羅斯的歷史發端於“基輔羅斯”(Kievan-Rus),俄羅斯的宗教就從那裡起源。烏克蘭幾百年裡都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即便此後烏克蘭成為獨立的個體,也一直與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歷史上看,烏克蘭西部1939年並入蘇聯;烏克蘭東部克里米亞60%的居民是俄羅斯人,1954年才加入烏克蘭。沒有作為俄羅斯文明發源地的烏克蘭,俄羅斯成為亞洲色彩更濃的歐亞國家,“歐亞聯盟”破產,文明道統上便無法挑戰西方。

  其次,消除俄羅斯復興的可能。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不斷擠壓俄羅斯復興空間,這是最後的關鍵戰役。烏克蘭是“俄羅斯帝國的鑰匙”,這是西方政界的通識,也是華盛頓“策反”烏克蘭的主要動機。美國外交戰略家、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烏克蘭對俄國的地緣政治意義:“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將不再是個帝國;有了聽從使喚且服從(俄國)意志的烏克蘭,俄羅斯自動成為帝國。”俄羅斯能源通道經烏克蘭輸往歐洲,俄不時“斷氣”制約烏克蘭、歐盟。烏克蘭倒向西方,將掐斷俄進入西歐油氣管道。進一步,美通過烏變天試圖趕走俄羅斯黑海艦隊,使之在克里米亞無法立足,砍斷俄羅斯借此影響中東事務的地緣-軍事途徑。目前鬥爭焦點集中於此。

離間德俄,控制歐盟

  再者,離間德俄關係,進一步控制歐盟。正如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所承認,美國推動歐盟和北約東擴,重要動機是稀釋德國對歐洲的支配,華盛頓極力在烏克蘭推動歐盟和俄國對立,是預防德國和俄羅斯組成經濟乃至政治聯盟,抵消美國霸權。歐盟安全上靠美國,能源上靠俄羅斯,烏克蘭危機後能源上轉而依賴美國。這使得美國全方位控制歐盟,尤其是德國。

  啟示三、政治危機源於經濟危機,對外經濟依存是國家安全的軟肋。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以及依賴西方經濟的經濟困難國家轉移,引發全球覺醒時代和阿拉伯之春。此次,西方為避免刺激俄羅斯和中國,未用“烏克蘭之春”或“橙色革命”等口號,但實質無異。烏克蘭國內經濟困難,處於債務違約及破產邊緣,為外部操控提供可能。烏克蘭政變是西方所一手策劃,西方利用的是烏克蘭不想過於依賴俄羅斯的傾向。

  啟示四、對歷史的錯誤解讀,是戰略折騰的誘因。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讓西方得意忘形,美國更是得出“歷史的終結”的結論。新保守主義、新帝國論一度甚囂塵上,結果導致美國陷入阿富汗、伊拉克泥潭十餘年而難以自拔。歐盟也乘勢大規模擴張,光2004年一年就吸納十個國家,迄今消化不良。這些都是錯誤解讀冷戰結束的歷史在作怪。其實,蘇聯並非被西方自由民主所搞垮,而是自行解體的。將歷史的偶然性,賦予必然性意義,往往導致自我實現的預言。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曾說,“一切歷史事變與人物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歷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去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贏得西方一局,讓美國知難而退。今天,美國再次發力,弄掉亞努科維奇,當然也是報復。現在,美國又遇到可能失去克里米亞的戰略困境。正如一戰沒有打完,再打二戰;冷戰沒有打完,現在開啟第二次冷戰,焉知禍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