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DP崇拜是農耕思維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4-04-15 08:46:59  


中央明確提出“不再以GDP論英雄”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人類總是先認識“數量”,後認識“質量”;先重視“數量”,後重視“質量”。中國青年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閔家胤文章稱,農耕文明是自然經濟,人類在自然系統中進行生產,大自然是第一生產力,人力的投入只占第二位,科技投入微乎其微,特別是在靠天吃飯的漫長歷史時期。農業時代,在特定自然條件下,農產品數量的增加總還有一定的空間,而產品質量的提高則只有非常狹窄的空間,並且幾乎全掌握在老天爺手中。因此,在農業生產時代,人類自然就形成了一味追求數量和只統計數量的思維方式。

  工業是人工經濟,人類在自己建造的人工系統中進行生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然力退居第二位。工業生產是商品生產,產品都要拿到市場去銷售和參與競爭;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上升到第一位,“數量”退居第二位。可以說,工業生產是對“好”的追求,達到“好”以後再追求“多”;而這種追求的主動權幾乎完全掌握在人的手中,全靠作為生產者的人開動腦筋搞創新,增加科技投入,在競爭中不斷學習和改進。產品的質量空間和多樣性空間都是無限空間,可做無限優化和無限追求。高質量的產品會贏得越來越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低質量的產品則會被排擠出市場空間。正因為如此,人們才經常說“質量是工業產品的生命”,也因此,絕不能盲目大量重複生產低質量的產品。

  老牌工業國家和世界名牌企業早就明白這個道理,總是把“質量”擺在第一位,競爭比的是質量,而不是比數量。

  文章分析,中華民族自古就是農耕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的歷史,因此,我們早已習慣於一味追求數量的農業生產的思維方式,並且影響深遠。

  新中國成立後,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幾億人處在缺衣少食的貧困狀態。在工業化初期,作為一個起步很晚的國家,急於追趕工業發達國家是正常心態。當時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把數量和速度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肯定是正確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理解的。新時期,改革開放,鄉鎮企業遍地開花,幾億農民轉變身份搞工業,急於脫貧奔小康,大量生產低端廉價產品,滿足13億人的生活需要,進而出口賺取外匯,也應當說是最佳發展戰略。現在的問題是,30多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成長為經濟大國,按數量,2012年我國有1485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按質量,恐怕其中的絕大多數都要排到後面去了。這還不說明問題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