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製造“亞洲克里米亞”是為自己挖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11:32:08  


 

  面對開了空窗的邊境,俄羅斯寄希望於西方國家的克制,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用西式改革換取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卻只是俄羅斯的一廂情願。失去對手的北約迫切地需要重新確立一個對手,而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遺產的俄羅斯很顯然就是這樣一個潛在的對手。度過了蘇聯解體之初幾年的蜜月期,俄羅斯也加入了七國集團,從而成為八國集團之一,但是很快北約就露出內心的想法。俄羅斯羸弱的經濟實力讓獨聯體更像是“丐幫”,同樣原先華約組織的成員國也希望擺脫俄羅斯的影響成為純正的歐洲國家。北約吸納原華約組織成員國波蘭等將戰略前線前移了近千公里,北約第一次破壞了不東擴的“承諾”,俄羅斯對此毫無辦法,只是希望沒有下次。而等到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俄羅斯也只是當吃了悶虧。因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還有一塊飛地,是直面北約的戰略前線。但是在中南部,俄羅斯則不容有失,尤其是北約不顧反對地推行東歐反導系統時候,保證烏克蘭、格魯吉亞不投入北約懷抱就成為重中之重。

  顔色革命之後,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都有意加入北約和歐盟,這直接觸及了俄羅斯的底線。如果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那等於普京就睡在北約的導彈旁邊,其危險是俄羅斯人無法忍受的。對於格魯吉亞,俄羅斯直接用軍事力量打擊,而北約對於吸納格魯吉亞也開始保持慎重態度,北約也不想徹底惹惱俄羅斯。而烏克蘭再度換色之後,西去之心難以扭轉,俄羅斯已經不相信北約不再東擴的承諾的,俄羅斯人一次次被北約欺騙,這一次普京希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在寄希望於北約口惠而實不至的承諾。

  沒有這一次的烏克蘭危機,俄羅斯會不會吞並克里米亞?也許會,也許不會,但至少不會如此突然。美國等西方國家從來沒有把俄羅斯看成真正的朋友,從蘇聯崩潰的那一刻起,俄羅斯就承受了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恐懼。美國同俄羅斯交好並不是想把俄羅斯打造成西方陣營的一員,而是知己知彼的防範策略。所以說,儘管俄羅斯拋棄了社會主義,但是資本主義國家依然不放心他,依然要採取一切手段將俄羅斯的力量壓縮在盡可能小的範圍內。

  國家利益有很多種,有的是可以放棄的,比如一些經濟主權,有些是可以交換的,比如對外援助,有些則是不容侵犯的,比如核心利益。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之一是自己的戰略空間,丟掉它就等於把俄羅斯的命運交給別人。美國不把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當回事,普京就用行動告訴奧巴馬,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是多麼的重要。

  美國人應該從這一次的克里米亞危機中吸取教訓,那就是要顧及他國的核心利益。不過,奧巴馬政府好像是弄錯了因果關係,絲毫沒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思考為何烏克蘭危機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美國將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看作是大國霸凌小國的結果,看作是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的行為,但是美國人好像忘記了,是基輔的親歐派的暴力奪權才讓克里米亞心生脫烏之心的。弄錯了原因,美國以後還會在類似問題上翻跟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