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消費增速放緩易生經濟運行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4-21 08:48:41  


 
  採取有效措施釋放消費需求

  文章認為,穩定宏觀經濟的關鍵在於充分釋放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並以消費需求為導向擴大有效投資。這就要求既著眼於短期,又謀劃中長期,在解決短期問題時為解決中長期問題奠定基礎;既注重政策調整,更注重體制改革;既要發揮市場決定作用,又要發揮政府有效作用。也就是說,當前宏觀經濟政策要著眼於“釋消費、穩增長”。

  1. 盡快形成消費決定未來中長期增長的共識

  中國當前正處於增長換擋的關鍵時期,各方對經濟增長擔憂主要在於: 隨著投資拉動作用的逐步下降,消費能否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使得在釋放消費需求的一些政策措施和體制調整方面還缺乏共同認識和自覺行動。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共識。

  (1)在政策導向上,明確13億人的消費大市場是中國最大的增長優勢。初步估算表明,2020年中國消費潛力將達到45-50萬億元,加上引致的投資需求,內需總規模有望達到上百萬億元,有條件支撐未來10年7%-8%的經濟增長。

  (2)適應未來5-10年的大趨勢,明確釋放消費需求的基本政策目標。一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左右的增長速度;由此帶動固定資產投資18%-20%的增長;二是改變消費率下降的趨勢,在2013年消費率有所下降的情況下,爭取“十二五”末消費率達到53%-55%,初步形成消費拉動的基本格局;三是釋放消費需求不是不要投資,而是要通過消費釋放有效帶動投資增長,有效化解產能過剩,形成投資消費動態平衡,推進產業結構合理優化。

  (3)通過消費釋放推進結構的加快調整。通過釋放服務業的投資需求,帶動投資結構的有效調整;推進城鎮化率及服務業比重每年分別再提高1-1.5個百分點;就業彈性系數明顯改善,使年新增就業人口達到1000萬人以上。

  2.盡快推進有利於消費潛力釋放的制度改革與政策調整

  (1)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重點加大實施結構性減稅的力度。加快推進個人所得稅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切實減輕中低收入家庭的稅負壓力。考慮到今年實體經濟壓力加大的實際情況,在保持財政收入水平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建議加大對中小企業和城鄉居民的減稅力度。

  可以考慮實施5000億的減稅計劃,即以2013年年財政收入基數與增長速度為標準,全年財政收入達到13.7萬億即可,增長6.2%,使預期的財政收稅增長從1.3萬億縮減到0.8萬億,減稅5000億元。

  2013年全國財政收入為12.9萬億,增長10.1%;2014年1-2月財政收入累計2492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96億元,增長11.1%。如果財政收入保持2013年的增長速度不變,2014年將達到14.2萬億。建議明確5000億的減稅規模,即財政收入控制在13.7萬億左右,增長速度保持在6.2%左右。

  與此同時,加快推出財稅體制改革的整體方案。尤其是在預算和稅制方面,近期內建議出台具體的改革行動方案。

  (2)近期內出台加快人口城鎮化的配套政策。以農民工市民化為重點,按著新型城鎮化的要求,加快推進相關的政策調整與體制改革。以“三個一億人”為目標,年內爭取出台各地區統一的居住證制度,全面清理農民工社會福利歧視的相關政策,明確將市民福利與戶籍制度脫鈎。

  (3)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的對接。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接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軌,爭取上半年出台具體實施方案;加快政府公共服務採購清單制度建設,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政府採購力度,並提高公共服務財政支出效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