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張志軍訪台的積極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9:14:23  


 
  台灣社會近來因服貿爭議所發生的動蕩對兩岸確實造成極大的衝擊,大陸當局對此或有內部精確評估,但表現在外的反應確實相當的理性與自抑,非但沒有口出惡言,還不斷表達願意傾聽台灣各界不同的民意,張志軍此行避免與任何達官顯要、工商巨子會面,反而是以謙虛、親民的姿態南下,會晤台灣各階層人士,顯見大陸對三中一青的重視,而其向南去、向下沉的做法顯然正在付諸實踐。外界對大陸這種理性、務實的做法雖然給予適度的肯定,但也不得不提醒北京,不要偏聽或盡聽一些表面大聲,但未必全然正確的聲音,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張志軍此行在談話中曾反覆提到,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要逐步解決,雙方共同努力。個人認為,這顯然是說兩岸關係如果只是消極的維持現狀,這並非最佳選擇,但大陸當局也沒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企圖在短期內解決所有問題,而是不要揠苗助長,願意面對困難,以理性的方法,逐步的來解決問題,而且這還必須是雙方面共同努力,表明了大陸不可能,也無意或無力單方面來解決所有的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既是一種務實的態度,也是對台灣政府當局的一種期許(或壓力?)。

  另外,台灣部分媒體及學者有謂,張志軍此行意味著大陸當局已經開始準備承認“中華民國”或兩岸分治的事實,或說兩岸關係已經由治權的互不承認走向相互承認。坦白的說,即或台灣民眾多半認為,北京當局必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基本事實,但類似結論恐怕還是下得太快了一些,承認“中華民國”茲事體大,至少以現在的主權觀念來看,還是覺得困難度極大,其所可能引發的國際及國內政治效應沒人可以預見,此之所以馬英九最多也只要求中共要正視、而非承認“中華民國”,道理就在這裡。這事看來還有得磨的。

  同時,張志軍此行也曾表示,“我們知道,台灣的民眾非常珍惜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方式,大陸也尊重台灣民眾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價值理念、生活方式。”此語一出引起部分國際媒體重視,誤以為這是北京對台政策的重大調整,殊不知這是中共的一貫表述及立場。大陸過去就曾一再提到,尊重台灣人民當家做主的願望,承諾在一國兩制之下不會改變台灣的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但這與同意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台灣前途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張志軍說出任由台灣民眾決定台灣前途的話,他大概只好留在台灣,也別回北京去了。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張主任此行算是代表北京表達了相當的善意與誠意,有其理性、務實的一面,台灣官方的表現也算允當,但民進黨的外圍組織、某些所謂的學運及社運團體、特定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如影隨行的進行抗議,甚至發生流血衝突,潑漆事件,雖說“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合法集會抗議、示威遊行的權利,但這種暴力行動只會讓整個台灣社會再度看到某些少數群體不理性的一面,看來那些逢中必反的人仍有不少成長與學習的空間,否則就只有等待自己遲早成為全民唾棄的對象,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