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基隆市長:李進勇效應還是顏清標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4-07-12 08:30:35  


 
  這對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來說,是左右為難的燙手山芋。一方面,作為法學博士的馬英九,必須依法治黨,而按照“無罪推定”的法制原則,黃景泰的案件尚未開審,在法院倘未判決他是否有罪之前,就撤銷他的參選資格,等於是在黨內宣判他的貪賄罪名成立,對他極為不公,何況黨內規章也無此規定,因而確是難以“下手”。但另一方面,又不能無視黃景泰受弊案牽連,支持度急跌的事實,及在競選過程中,必然會遭到民進黨窮追猛打的可能,如果仍然讓他代表國民黨出選,自一九五零年開始,只是中間曾“短暫失陷”,幾乎是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基隆市,就將“藍天變綠地”,這是國民黨不可承受之痛。

  實際上,基隆市長年由國民黨執政,泛藍基本盤較高,藍綠政黨版圖約為五比三。自一九五零年實施地方自治,市長開放民選之後,除第四屆及第五屆市長林番王為中國民主社會黨籍之外,基隆市即長期由中國國民黨執政,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台灣地區民主改革開放後仍無改變。此現象直至一九九七年,才因國民黨提名的時任省議員劉文雄,與違紀參選的時任議長許財利“鷸蚌相爭”,而讓曾任民進黨“立委”的李進勇打破。但李進勇也只是做了一任,到二零零一年市長選舉時,泛藍整合成功,當時已加入親民黨的劉文雄參選“立委”,獲國民黨提名的許財利擊敗尋求連任的李進勇,基隆市也再度變天,並由國民黨執政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零零五年市長選舉時,時任“立委”的劉文雄堅持參選基隆市長,並獲親民黨提名,與參選連任的許財利競爭,再次上演分裂的泛藍對上團結的泛綠的一幕。但在剛當選國民黨主席,而且人氣極高的馬英九站台支持下,許財利以四成餘票數成功連任,打敗得票三成餘的陳建銘與二成餘的劉文雄。而在二零零七年二月,許財利因患糖尿病突然去世,進行市長補選時,劉文雄捲土重來,要與國民黨籍議長張通榮對,儘管泛藍再次分裂,但結果仍由張榮通以近五成但未過半得票數當選,擊敗獲得近三成選票的劉文雄,及獲兩成選票的民進黨施世明。此顯示,基隆市泛藍選民學會了“棄保”策略。

  而在二零零八年的“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國民黨在基隆市的得票數均為民進黨的兩倍以上,其中謝國樑以六成八的票數當選連任“立委”。上屆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張通榮以五成五的票數順利連任,擊敗得票率四成二的民進黨候選人林右昌。在二零一二年的“總統”大選,馬英九在基隆市以五成九的得票率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謝國樑以五成二的票數當選連任。因此,基隆市被民進黨視為“艱困選區”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