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詳解“新常態”:“三期叠加”時期面臨四大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09:06:05  


“新常態”首要特征是高速轉入中高速,也就意味著經濟增長的速度必然會放緩。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訊/“新常態”已是當前最熱的經濟關鍵詞。新一代決策層以“新常態”定義當下的中國經濟發展階段,並通過“新常態”透視中國宏觀政策未來的選擇。對於如何理解“新常態”,以及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中國經濟網日前就此專訪了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文章內容如下。

  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出發,去來探討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哪些特征?

  宋立:中國經濟現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的階段必然有一些新的特征。這個從字面看,“新常態”就是新的發展階段的一般性特征。

  那麼,這個新的發展階段它的特征有哪些呢?首要的,就是增長速度降下來,發展動力可能要變化,隨之一些結構也會發生變化。主要原因還是過去所依賴比較優勢發生變化,過去主要依靠的就是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所謂的人口紅利和資源紅利來推動。

  第二個特點,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動力結構方面,過去更多的依靠的是比如說投資、出口、第二產業的發展來拉動經濟。隨著勞動供求關係的變化,以及基礎設施的完成,各種原因讓投資率慢慢會降下來;從產業方面來說,中國現在一產大致10%,二三產加起來也是90%,也是一個翹翹板,二產下來意味著三產就會上去;區域的結構、城鄉的結構方面,過去是沿海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的布局、生產力的布局必然是沿海和臨港的。現在產業開始轉移到別處去了,沿海地區就減速了。過去是城市吸引農村,市吸引縣,把它的人財物都吸去了,現在城市向周邊轉移,城鄉之間的差距也會趨於縮小。

  根本上,還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發生變化了。客觀地看,原有的動力減弱了,新的動力能否形成,實際上還是具有不確定性。過去推動經濟發展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現在勞動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了,人口紅利減弱了。

  在這里面要注意講“新常態”,也就是說新的發展階段一般的特征,應該是一些客觀的特征,是一些客觀的規律。第一,是其他國家都可能出現的,在我們這兒也會出現,它是客觀的,它不是我們主觀想象出來的,不是我們的願望;第二,講“新常態”,它也是一個現實態,它也不是一個理想態。講“新常態”應該講一些客觀的東西,不要再里邊講過多的想象。比如說“新常態”可能是可持續的,我也覺得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東西。因為我們看發達國家,也不見得每個國家發展都是可持續的,有些國家的發展後來陷入一個停滯狀態。這種說法一方面表達了美好的願望,但另一方面可能造成一個誤解—好像只要到了“新常態”或者新階段,不管努力不努力,不管改革不改革,好像必然是一個好的狀態,好的狀態自然而然從天上掉下來一樣,這可能還是不太客觀的,不太實事求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