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為兩岸協商行政首長及專業官員鼓個掌

http://www.CRNTT.com   2014-09-13 12:03:38  


 
  遺憾的是,偏偏在此時爆發了“張顯耀案”,而張顯耀就正是台灣方面出席兩岸經濟合作會議第六次例會的主代表,似乎對如期進行《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以至是對整體兩岸協商的氛圍,造成頗大的困擾,尤其是台方主談代表曾一度被指控為“共諜”,這令兩岸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其首長,特別是談判第一線的官員,陷於尷尬的境地。不過,台灣方面仍然希望能夠如期進行協商,以實際行動反擊“太陽花學運”阻擾破壞兩岸協商的圖謀,恢復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及兩岸事務談判的信心。

  顯然,在大陸方面,具體執行兩岸協商的部門,在“張顯耀案”的陰影籠罩之下,對如期進行《兩岸服貿協議》協商第九次談判,是否適宜及能否獲得進展,曾一度有所疑慮。因此,曾表示還有許多工作需要準備,包括陸方的一些涉及談判內容的部門尚未能整合,也包括一些與談人員來不及辦理出境手續等,因此恐會趕不上在八月底赴台參與談判。

  倘陸方確實是存在著這些疑慮,當然可以理解。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兩岸進行“貨貿協議”談判,即使是能夠順利完成並簽署協議,可能又將會遭到民進黨當局的杯葛,遭到與《兩岸服貿協議》一樣的命途。而且更令人沮喪的是,大陸方面即使是出於尊重和照顧台灣民眾的良好意願,在協議中對台方進行大量的“讓利”,也不知道有哪些具體內容是“好心做錯事”,部分業者反而批評損害其利益。

  因此可以說,陸方當時所說的部分部門尚未能整合,這是真實反映部分部門的“活思想”的。而所謂 至於“證件”問題,則估計是托詞而已。因為兩岸協商等一切涉台事務,在大陸方面是屬於政治任務,而“辦理證件”只是技術問題,以大陸地區的政治行政運作生態,所有技術問題,即使是多困難都要為政治任務讓路。過去這方面的事例還少嗎?

  這可急壞了台灣的一眾官員們。既然陸方與談人員不方便出境,甚至不顧可能會遭到民進黨等“降格矮化”的攻訐,願意“移船就磡”到大陸進行協商。這折射出台灣方面的一些主管官員,越是遭到挫折就越是要克難前進的急切心情。實際上,他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當官不為民做事,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個“事”,就是決心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專業知識,為台灣經濟也是為台灣民眾的福祉,做一點“事”。尤其是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突破以往先行訪問朝鮮的慣例,就直接訪問韓國,加快了中國與韓國洽談並簽署“FTA”的進度,而韓國是台灣產業對大陸出口的最主要競爭對象,單是一個玻璃面板,就鬥個你死我活,不要說是免稅,只要是進口關稅降低幾個百分點,就讓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大陸的台灣產品“吃不了兜著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