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姜志勇:習近平民主改革戰略浮出水面

http://www.CRNTT.com   2014-09-29 08:53:20  


習近平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訊/9月份,全國人大和政協先後舉行了成立60周年及65周年大會,習近平在兩個大會上都做了重要講話。在這兩次講話中,習近平對中國今後的民主改革戰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其中在人大的講話是未來中國政治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勾勒了未來中國政改、尤其是民主改革的總體戰略思路,而在政協的講話則起到了補充的作用,尤其是對富有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的闡述著墨很多。通過兩次講話,習近平向外界宣示了未來中國民主改革戰略,這兩次講話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習近平的兩次講話包涵民主改革的多個方面,主要涉及五大塊,分別是:
 
  如何認識民主?
 
  什麼是民主?這個問題在政治學領域也比較難以回答,就西方政治史來說,也有過多種民主形式,如古希臘民主、古羅馬民主、近代民主、現代英美民主,但就是這些形式中,也呈現出多樣性,如古希臘民主至少包括雅典的民主和斯巴達的民主,現代英美民主中美國民主和英國民主也不盡相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方民主外,現代的東亞國家,如新加坡也發展出了富有自身特點的民主。當然,這些眾多的民主形式還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選舉制度,但有選舉制度並不能保證公民的民主權利,有的國家民眾只是在選舉的時候有權,一旦選舉結束後,民眾很難參與國家的管理,很難影響國家的政治決策,習近平在講話中就指出了這一點,他說中國民主建設要防止那種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要切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這是很富有理想性、超越性的話,今天很多學者都在談超越西方民主,如果做到了這一點,超越民主自然就實現了。當然,中國民主化改革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民主是制度,尤其體現在政治制度中,那麼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呢?這個在政治學界也眾說紛紜,不同的派別有不同的標準,但大都把是否保障民眾的權利放在核心地位,如果民眾的權利得不到保障,那麼這種民主是要打折扣,甚至受到懷疑的。現在,國內有一些學者,尤其是自由主義者,按照西方的標準,特別是英美的標準來定義民主,並以之來評價政治制度,這在科學性和合理性上存在問題。習近平在講話中也明確指出,“實現民主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不能拘泥於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說只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評判標準。”而且“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在兩次講話中,習近平都談到了如何進行民主評價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