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之路面臨著四種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4-12-04 09:12:28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劉俏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可能出現四種場景。其一、投資率和投資資本收益率都處於比較高的水平。但這種場景出現的概率極低;其二、投資率降低,但投資資本收益率能夠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這樣,中國經濟將不再需要維持一個相當於GDP40%的投資率。;其三、投資率降低,但投資資本收益率不見改善。這是未來中國經濟最壞的一種可能性;其四、維持現狀。投資資本收益率不見改善,但通過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維持很高的投資率,以此實現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1992年,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以雄文預測人類社會意識形態在紛爭數千年之後,最終將統一於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這一論斷在隨後的二十年被證明自大且滑稽。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五年的高速增長,尤其是最近十五年的快速崛起,讓人們對什麼是制度優勢有了新的認識。2008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更是以一己之力,用激進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加劇自己的結構性問題為代價,為避免全球經濟在下行通道加速沉墜做出巨大貢獻。毫不誇張,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有鑒於此,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新著《大退步》(The Great Degeneration)中,重新思考構成西方文明的四大基石——民主自由、市場競爭、法治、和公民社會,他甚至認為制度的衰退導致了西方世界經濟的衰退和國家政治的保守固化……

  中國是未來的答案嗎?在提出這一命題的同時,人們開始爭論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拐點是否就要到來。中國政府也對中國經濟做出了“新常態”的表述,用於定義“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在延續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中國經濟生活中一系列的結構性問題開始凸顯,包括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在發酵,金融體系的滯後發展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混亂,收入不平等和社會階層的固化等等。我把過去三十五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期稱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階段,中國經濟現在正進入第二階段。希望能對看清中國目前經歷的經濟調整提供一個更清晰的視角。

  一個方程式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個階段

  我們的思考可以從經濟學裡的一個等價公式開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