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八百漢字聯絡三國 重塑中華文化圈?

http://www.CRNTT.com   2014-12-08 12:40:27  


朝鮮勞動新聞頭版 無一漢字
 
  朝鮮由於特殊體制,有金日成的指示作為標準,他認為“漢字問題,必須同我國的統一問題聯繫起來加以考慮。……然而,現在南朝鮮人用我國的文字的同時還繼續用漢字。如果我們現在完全廢除漢字,我們就會連南朝鮮出版的報紙和雜誌也看不懂了。所以,在一定的時期內,我們要學習和使用漢字。當然,這並不是說因此就要在我們的報紙上使用漢字。” 

  到了現在,日韓兩國對漢字的重視開始逐漸回歸。兩國均設漢字考試,日本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最高級要求熟用6000漢字,能理解近反義詞,古典名篇。韓國朝鮮則因為先天原因,日常詞匯中有六成為漢字詞,專業詞匯中有接近95%為漢字詞。如果完全不懂漢字,幾乎無法接受中等以上教育。所以朝鮮雖然將漢字視為外語,禁絕漢字使用,但仍然教授漢字以便於閱讀,大學畢業生要求掌握3000左右漢字,韓國設“教養漢字”科目,大學生應掌握3500左右漢字,而且有不少人提倡進一步加強漢字教育,韓國國內也有媒體對恢復漢字持絕對的支持態度。 

  日本已經將漢字完全融入了自身的語言系統,同時並不忌諱師承吳語的學生身份,所以對漢字談不上排斥不排斥,畢竟“大丈夫”表示沒事,“勉強”表示研究確實與漢語相去甚遠。韓國在歷史上對於漢字使用的立場更為多變,使得立國以來的資料有的用諺文寫成,有的用漢字寫成,還有不少在殖民時期吸收進來的日語漢字(比如日韓均寫氫彈為“水素爆彈”)。路牌標注也一變再變,首都名字“漢城”到“首爾”的譯名變化,就是出於民族立場的考慮。所以雖然實際上的漢字應用在韓國更為廣泛,但韓國普通人對漢字的理解並不見得比日本人更好,去日本旅遊可能能夠用寫字來進行交流,在韓國除非是大學教授一級的知識分子,否則漢字水平通常難以用來溝通。現任韓國總統朴槿惠精通漢語,實際上也是下了苦功學習了漢字,能夠流暢地閱讀漢字出版物,但並不擅長用漢語普通話來朗讀。 

  從語言學角度上來講,日韓朝三國的語言同屬黏著語,結構較為簡單,先天固有詞匯以動詞、助詞為主,表達能力有限,離開漢字更是寸步難行,甚至連給小孩起名字都會因為同音異義字太多而失去獨特性。所以所謂漢字存廢,並非是單純的文化溝通需要,還有相當的政治色彩。好在現在東亞各國文化交流繁榮,漢字作為紐帶當仁不讓。如果能夠因為通用漢字表而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鄰國,明白鄰國的文化,思想,不同民族的行事方式能夠得到更多的互相體諒,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作者:常洛聞  圖文來源:觀察者網2014-12-08 07:40:4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