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台灣九合一選舉後的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4-12-30 09:41:07  


 
  在未來的一年半裡,中共的對台策略應該仍是不斷重申原則,不會惡聲惡言,犯不著和民進黨鬥嘴,但也不會有太多積極性的互動,如果有任何必要的非黨際接觸,其規格、層級都會嚴格規範。北京仍會與國民黨有相當程度的互動,不斷的釋出溫暖,兩岸經貿論壇與和平論壇應該仍會舉辦,至少中共絕不會有任何落井下石的舉動,以免給台灣民眾及美國送出錯誤的信息,或讓國民黨就此土崩瓦解,畢竟這並不符合中國大陸的行事風格與整體利益。

  再談遠慮,大家都知道,時間已經不在台灣的一方,不管是從戰略、政治、經濟、外交、安全或國際面向來看,沒有一項對台灣有利,未來每年大陸或有一省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會超越台灣,而當前不統、不獨、不武,只求維持現狀的做法已然遇到瓶頸,台灣顯然必須要有新的論述和思維。但是與此同時,北京也已體認,兩岸未來的統一已經不能只靠血緣、民族、文化等因素,兩岸分治已經固化成為常態,台灣上下已經錯把杭州當汴州。

  再經過多年的教化、異變,民進黨的分離主義主張似乎已經蔚為常態,柔性台獨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主流觀點,台灣民眾雖然要發展、要和平、要交流、要安全,但就是拒絕統一。簡單的說,兩岸之間只要沒有共同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困難重重。

  談到這裡,筆者不得不引述素來受到各界尊重的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在其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中的觀點。李光耀在書中指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遲早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的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民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許多人或許未必完全同意李光耀的結論,但李光耀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知名於世,意見受到國際各界廣泛重視,其所言仍然值得各界深思。

  最後,再談有關台灣各界的短、中、長期因應之道,為了台灣的民主發展,為了維持合理的監督與制衡力量,協助、鼓勵國民黨站穩腳跟,喚醒黨魂,重振士氣,重新出發實為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全台上下應該恢弘志氣,透過宣傳、教育,搶回話語權,掌握主動性,民進黨要改變把台灣與中國對立的二元思維,同意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終極目標,把大陸視為台灣發展的腹地與機遇,強調統一不是問題,只是方法、時機與條件的問題,研議雙方簽署文化與教育協議,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至於把自己搞好,完善自我當然更是雙方長期努力的目標。
總之,一切事在人為,不斷的撞墻或向不可能挑戰只是自尋煩惱,自找死路,於事無補,其實只要換個角度思考,一切豁然開朗。當然,如果有人願意為了自己的主張而肝腦塗地,不惜與中國大陸兵戎相向,這也是個人與政黨的權利,但大家先要捫心自問,台灣有無這樣的決心與能力,想想自己有無道德的權威讓全民一起陪葬再說。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12月29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