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微妙博弈之際中國盟友為何突然倒向印度

http://www.CRNTT.com   2015-01-08 09:45:53  


 
  在東盟,近年來從中國獲得經濟援助的柬埔寨、老撾與和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紛爭的菲律賓、越南的裂痕出現擴大。緬甸接近印度將對在東盟擴大影響力的中國形成牽制。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緬甸的重要性在於,它恰好坐落在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之間。

  曾幾何時,緬甸與朝鮮一樣,是中國的傳統盟友,中國政府為支持緬甸的社會秩序,在聯合國層面得罪不少人。

  中國經濟對緬甸的影響,就像一滴飽滿的墨汁掉在了宣紙上,很快就浸洇成一大片。尤其在緬甸靠近中國的邊界,更是熱鬧非凡。

  這些地區儘管在緬甸是偏僻的邊疆,但到了這裡,塵土飛揚的土路就變成了平坦開闊的公路。這些地區的用電,是中國的電網供應的,手機使用的是中國電信的網絡。

  在仰光都用不了的黑莓手機,在這裡信號暢通無阻。仰光的街道上跑的是破舊的二手汽車,在這裡到處能看到各色嶄新的SUV。人民幣是最流行的貨幣,反而很少有人用緬幣。

  但是,對中國來說,緬甸真正的重要意義並不僅僅是熙熙攘攘的邊境貿易,不是源源不斷流入中國的柚木和玉石。緬甸是中國破解“馬六甲難題”的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表示,只要中國人來了,印度人一定會隨後趕到。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之間,一直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

  儘管中國經濟對緬甸的輻射力大大超過印度,但歷史上,緬甸和印度之間的聯繫遠比中國密切。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緬甸曾經是印度的行省,直到1937年才從印度脫離出來。

  當年,大量印度人遷移到緬甸。1931年,印度人已經占緬甸總人口的7.5%。在1941年日軍侵略緬甸之前,居住在緬甸的印度人大約有110萬人。

  緬甸剛獨立時,印度和緬甸的關係處在蜜月期,印度的尼赫魯總理和緬甸的吳努總理都是不結盟運動的領導人。

  緬甸在接受海外投資方面,正在擺脫對中國的依賴。2013財政年度(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驟減至2012財政年度的10%以下。

  原因是緬甸政府凍結了很多中國企業的資源開發投資。中國為此損失不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