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逆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5-01-14 10:02:29  


 
  日本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城市化率就已經達到75%以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曾經出現了大批勞動力進入東京、大阪、橫濱等大城市的現象,一時造成東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擁擠、交通擁堵,城鄉差別逐步拉大。但1975年以後,受整個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工業增長速度減慢,逆城市化開始凸顯, 城市人口逐步向東京、大阪等大城市集中的現象逐步減少。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後,由於土地價格上漲,加之交通的發展,日本出現了和美國城市發展史上同樣的情況, 城市居民和企業開始離開市中心,紛紛向周圍城郊和衛星城市遷移,逆城市化運動發展迅速,形成了城市帶和城市群,大城市市中心區人口明顯減少。

  綜上可以看出,逆城鎮化是一個現代國家經濟社會和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有效路徑。實際上,那些城市化率高的國家,農村化率也非常高。他們既是城市人,又是農村人,既是工人,又是農民,可謂真正的城鄉一體化,真正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和消除了“城鄉差別”。

  四、怎樣推進逆城鎮化

  文章指出,新世紀新階段,在大規模城鎮化的同時,在中國的一些中心城市,逆城鎮化的趨勢也越來越凸顯,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去郊區生活和居住。如何利用好逆城鎮化契機,實現城鄉一體化,逐步縮小和消除城鄉差距,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首先,堅持城鎮化和逆城鎮化同步進行。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發展、產城互動結合、和諧生態宜居為主要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這就說明了新型城鎮化既有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從農民到市民的轉化,也包含從城鎮向農村的流動和市民向農民的回歸。其實現在我們對中心城市的功能結構和空間結構進行的調整,把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閑等功能向有條件的小城市或城鎮分解,就是逆城鎮化。但這種逆向城鎮化不是要回到傳統的農業社會,而是要對高度城市化所引發的陷阱做一些彌補,從而消除一些城市病,建立一種新的城市範式。

  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和分步推進相結合。城鎮化也好,逆城鎮化也罷,主要還是人的現代化,逆城鎮化的主要動力也來自人本身的內在需要。一般說來,有兩類人逆城鎮化的動機比較強,一是生活在城里的有錢人,他們有實力和條件在城里工作生活,在鄉下享受田園休閑;二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城里人,也許他們並不大富大貴,但由於強烈的鄉土情結,即便他們在千裡之外工作,也有極強的內驅力要把祖居建造得更好,或者是在附近的鄉鎮或者縣城購房建房,並不時回家省親,甚至退休後回歸鄉里。不論上述哪類情況,都是逆城鎮化的重要推力。同時,逆城鎮化還應堅持分步推進,更不能一哄而上。美國“逆城市化”的時候,首先是富人先搬出去,因為他們很有能力也有實力,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他們搬出去之後,附近的一些相關基礎設施就可以建設起來了。其次是中產階級搬出去。最後,隨著更多配套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一些工廠和企業也搬出去了,這樣到最後形成一個個具有多項城市功能的小城鎮。這樣的小城鎮環境優雅,交通暢通,治安良好,公司和企業又都在附近,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也配套,逐漸就會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而又依附於大城市的小城鎮或衛星城市,這樣就自然完成了逆城鎮化的過程。中國的逆城鎮化也應該學習這種自發的模式,而不能靠政策推動和群眾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