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復興空難致兩岸事務一進一“退”?

http://www.CRNTT.com   2015-02-06 09:36:05  


 
  由此作切入點分析,就可發現,“張王會”的延後舉行,表面理由是發生了有大陸居民罹難的復興空難事件,而該航班的終航點又是在“張王會”舉行的金門,無論是目前的氛圍還是為了集中精力進行事故善後,都不宜按時舉行“張王會”,這充分體現了人本主義。但其實是兩岸雙方為“M530”等四條航線而暗中“過招”,當然主要是台灣方面籍此“難得良機”向大陸方面施加壓力。

  實際上,在復興空難發生後,吳美紅在前日的陸委會每週例行記者會上,還“實牙實齒”地宣稱,即使發生了復興航空墜機事件,第三次“王張會”仍將會依原規劃時程進行。但僅隔一天,她就以只提前一個小時通知的“緊急狀態”,加開一場臨時記者會,宣布第三次“張王會”延後舉行。而在洋洋灑灑的《新聞稿》對“張王會”延後舉行所作的說明中,涉及復興空難的文字只有兩行剛好五十字;而涉及“M530”等四條航線的文字,卻佔了整篇《新聞稿》的絕大部分篇幅,共達四百五十字!

  而且,在《新聞稿》之外,吳美紅還向媒體表示,在復興航空空難前,政府就向陸方清楚表達,“M503”對台灣社會是非常嚴重的議題,希望在“王張三會”舉行前,雙方溝通能達成共識,“否則我們不惜延後‘王張會’”。 她還“畫公仔畫出腸”地說,此舉目的是讓陸方理解台灣民眾對大陸片面劃設新航路的強烈反彈,陸方應該尊重台灣人民的感受,而陸方也清楚這樣的立場。

  這個基調,與民進黨“立委”的立場基本一致。日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曾因大陸劃設新航路的議題舉行秘密會議,邀請王郁琦報告。據說在會議中,民進黨“立委”就要求,“如果新航路沒談好,張王會就不要開了”。雖然王郁琦當時並沒有承諾這個要求,但現在看來還是屈服於民進黨的壓力。 

  而大陸方面則低調得多,馬曉光昨日下午宣布張志軍將延後參訪金門時,對此的說法是“雙方還將就兩岸關係議題進一步溝通”。由此看來,大陸是不會對本來就不予承認的“海峽中線”作出任何讓步的,實際上這就連陸委會也能感受得到。正因為如此,才籍著復興空難及“張王會”的話題,而對此展現前所未有的“抗爭力道”,並作出“肢體語言”式的“抗議”。當然,也是對民進黨作出“交待”。(澳門新華澳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