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面對忽悠,中國經濟得穩住

http://www.CRNTT.com   2015-04-21 07:59:24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從中國經濟增長放慢開始,國際社會不斷出現一些雜音:一會兒說,這是中國經濟泡沫要破裂的跡象,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會持續下跌,直至硬著陸;一會兒又說,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如果低於8%,就會出現嚴重失業問題,隨即社會不安會導致人們對共產黨的領導產生懷疑,等等。最近一段時間,又有一種雜音出現,聲稱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拖累了整個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甚至會影響亞太地區在世界中的地位。

  環球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文章表示,如果說唱空中國經濟伴隨一些金融機構“做空”中國企業股票並從中謀利,這種動機還比較好理解的話,那麼另外那些有關中共執政乃至中國在亞太或世界地位下降的擔憂,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府政策調整的自然後果。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經歷轉型和調整,如果仍然保持增長的高速度,可能困難要更大些。這就好比開車,如果轉彎時仍保持高速度,就可能打滑、翻車。這時踩一腳刹車放慢速度,才是正常選擇。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這兩年已取得一些進展。從宏觀經濟角度看,經濟增長雖然放慢,但仍在健康區間運行,同時第三產業的擴張遠超其他兩個產業,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第三產業與前兩個產業的不同在於,它是基於國內市場,受外部經濟影響不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第二產業受到衝擊最大,因為外部市場急劇萎縮,出口大幅下滑,造成庫存上漲、投資不振。中國政府出台鼓勵投資的刺激經濟計劃,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暴漲,煤炭開採、礦業開採等第一產業受益匪淺。然而,這種增長不可能長期維持。當政府遏制房地產泡沫、控制房地產業無序發展時,第一產業也開始下滑。經濟增長動力來自哪裡成了最大疑問,幸好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彌補了這一空白。最近兩年,第三產業的發展使政府制定的新增就業目標都超額完成了。

  從微觀經濟角度看,前些年許多企業的投資熱情高漲,但也造成債務杠杆過高、庫存較大的局面。當出口萎縮、經濟增長放慢時,企業的財政狀況堪憂。經過這兩年的結構調整,一些積累庫存得到消化,企業債務去杠杆化成效明顯,這有利於企業賬面平衡,有利於下一步的健康發展。

  甚至從中國的外貿數據上,也能看出結構調整取得的進展。比如,從商務部剛剛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雖然進出口增長差強人意,但中國外貿出口地區分配更為合理,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速為16.5%,明顯高於同期出口總體增速。另外,貿易方式結構繼續優化,一般貿易出口增長12.2%,快於總體出口增速7.3個百分點。過去,中國的加工貿易占比很大,但中國從加工貿易中獲利不大。現在,一般貿易出口迅速增長,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利潤幅度在上升。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雖然放慢,但結構調整初見成果。如果我們輕信那些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危機論”的流言蜚語,再度去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簡單通過擴大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那就有可能讓正在有序推進的經濟結構調整半途而廢。因此,在現在這樣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一定得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