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郭震遠:否認九二共識則無台海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15-05-20 00:12:21  


 
  九二共識客觀存在  是兩岸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

  多年來,一些重要的民進黨政治人物,一直公開否認存在九二共識。例如,陳水扁多次宣稱,“九二共識是賣台共識”、“沒有九二共識,只有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精神”;蔡英文聲稱,“不存在九二共識”,等等。儘管具體表述不一,但這些說法共同的依據是,在1992年兩岸兩會的會談中,以及相關的文件中,都沒有出現“九二共識”四個字。這是罔顧歷史事實,並且偷換概念的邏輯,但對普通民眾卻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欺騙性。十分有必要重申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強調九二共識客觀存在,是兩岸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並據此批判,上述民進黨政治人物否認九二共識的言論,以正視聽。

  “九二共識”四個字,是台灣著名學者、重要政界人士蘇起教授於2000年4月提出。蘇起在其新著《兩岸波濤——十年紀實》一書中,對此有所說明。當時,台灣正處於第一次政黨輪替前夕,一貫堅持“台獨”的民進黨即將開始執政,“兩岸關係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令人十分憂心”。蘇起作為深度介入兩岸事務的學者,“希望用‘創意的模糊’設計給兩岸關係找到一個新的妥協基礎”,於是基於1992年11月兩岸兩會達成的共識,以及“九二年到九五年的兩岸緩和經驗”,提出了“九二共識”的新名詞。顯然,蘇起是在2000年4月,為1992年11月兩岸兩會達成的共識,定名為“九二共識”。兩岸多位1992年兩會會談的參加者,多次撰文、發言,證實了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達成了共識。此外,兩岸兩會陸續公佈的相關往來函電,也證實這一共識的存在。所以,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的共識是客觀存在的,對之命名的“九二共識”,自然是客觀存在,並不因這四個字是在1992年出現,還是2000年出現而有所不同。

  確認九二共識客觀存在很重要,而確認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尤為重要。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緣起、會談的內容和進程、會談達成的共識,以及共識形成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都清楚顯示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1987年11月台灣當局開放部分民眾赴大陸探親後,短短幾年中兩岸交流得到迅速發展。雖然這些兩岸交流涉及的都是十分具體的問題,例如“共同防制海上犯罪”、“文書驗證”、“掛號信函查詢”等等,但在兩岸關係的特殊背景下,兩岸協商處理這些具體問題,都不可避免地須面對兩岸“定位”這一核心問題。因為定位問題不解決,具體問題實際上不可能處理。所謂定位問題,就是兩岸各自如何定性兩岸關係,並進而確定兩岸在其中的地位。由於“文書驗證”、“掛號信函查詢”兩個具體問題,多次商談而沒有進展,兩岸都深切認識到,必須處理定位問題。儘管對定位問題兩岸存在嚴重分歧,但卻有一個重要共同點,即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只是關於一個中國的內涵,兩岸存在重大分歧。這為兩岸達成關於“定位”問題的共識,提供了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