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新常態”徘徊期經濟不宜再用猛藥

http://www.CRNTT.com   2015-06-15 06:36:50  


中國和美日歐市場并不完全相同,美國、日本和歐洲的QE猛藥治不了中國經濟下行的病症。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數據顯示,5月CPI同比上漲1.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4.6%,已連續3年負增長。新出爐的數據基本未超出市場預期:即仍處於“新常態”下經濟的徘徊期。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張敬偉文章稱,這些年,普通中國人都認識了CPI和PPI,凸顯宏觀經濟運行和民生關切的密不可分,這也驗證了國計與民生的辯證關係。人們明白,以這兩項數據現在的狀況,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短期內還難以舒緩,這一“新常態”下的徘徊期對決策者很難捱,對民生願景也形成了一定的焦慮。

  文章分析,就趨勢而言,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要想維持第一季度7%的目標仍有一定難度,各路專家和輿論場對此形勢有詳盡分析,很多人給出了藥方降准降息。的確,現階段下,常規的藥方似乎只能是貨幣政策的再寬鬆。不過,對於實施貨幣政策全面放水的量化寬鬆,決策層已經予以否認,同時給出了充滿想象的答覆中國政策工具箱裡工具還很多。

  分析家和觀察者們或很難理解決策者的良苦用心。中國和美日歐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美國、日本和歐洲的QE猛藥治不了中國經濟下行的病症。

  相比美日歐市場的成熟,中國還面臨著調結構的重要任務。經濟新常態之新,在於經濟結構、社會治理的更新,而非通過放水燒錢的方式進入新一輪數字增長的通道中。如果說美日歐市場有經濟周期的輪回,可通過單純的貨幣政策糾偏來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則需首先通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初級階段,在此基礎上實現經濟增長。

  文章指出,不一樣的病,不一樣的藥,這是西方市場與中國經濟的不同之處。美日歐三國患的是急性感冒,可以猛藥療治;中國經濟則患的是慢性感冒,必須複方診治。

  文章最後說,政策工具箱裡有很多工具,看似很從容,但也折射出決策者的謹慎。對於“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徘徊期,決策者要有改革不動搖的恒心,國人則要有相當的耐心。著眼於宏觀而非糾纏於股市、樓市和一段期間內的經濟數字,才能看清中國經濟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