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有持續健康發展的巨大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7-15 07:30:32  


 
  出口轉型升級和更高層次的“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對外開放中的新的增長動力

  文章分析,首先,從出口的升級看,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品牌銷售體系。中國製造有了華為、中興、中車、華龍、大唐電信、阿里巴巴、小米、三一重工等在各個領域中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各門類產品生產和出口銷售,初步建立部門聯動、行業協同,形成出口協調機制,扼制多頭惡性低價競爭;正在建立全球批發、出口和各地區代理,甚至零售等上下游一體的商業網絡,掌握銷售的主動權,控制銷售環節的利益漏損流失。

  其次,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我們不僅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國內已經滿足了需求的產業,按照產業在全球梯度發展的規律進行轉移,同時也促進大規模和集成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在嚴格知識產權和技術保密約定,防止核不擴散的契約保證等前提下,著力推動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集成技術的高鐵、衛星、核電(AP1400和華龍)、移動通信(華為、中興、大唐等)、大飛機、北斗衛星定位、大型計算機系統、大型水火電站等技術密集、銷售額大、附加值高的項目出口,並且使之設計、技術、工程建設、培訓、後續服務等成套和連續化。既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也擴大中國發展的外部需求空間。

  再次,鼓勵中國投資走出去,既要中小微投資者走出國門,大型和特大型企業也在走出去,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別是不受國際規則限制的民營大型和特大型跨國公司在海外投資、建設、生產、銷售等市場上,嶄露頭角。有的央企吸收各國各方資本,形成合資跨國企業走出去,既形成了現代跨國公司治理體制,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也降低了企業內控和監督的風險。一些企業,在全球視野和格局中,變過去的最終產品出口為一部分中間產品出口,在生產地組裝並銷售,從而消化國內產能,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調整和提升中國的產業結構,並在全球經濟空間中,在與吸收投資國的合作共贏中,通過國外製造服務、貿易和資金的國際流動,獲得國民收入的淨流入利益。中國對外經濟戰略中,秉承合作互利、共同發展的理念,高新技術與適用技術產品和產業走出去組合,金融與投資聯動,貿易與產業聯動,國內與國外形成產業關聯,形成走出去的國家戰略、部門協調、協會機制和企業跨國公司體制,進行成本收益核算,避免內部人控制,防範外部和內部道德風險,使國民將淨收入回流中國。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緩解中國資源和環境的緊張局面,弱化勞動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以出口質量替代出口數量,以技術品牌商業網絡的高出口競爭力替換低端製造產品規模出口的弱競爭力,出口和走出去方式的轉型,使得中國經濟增長獲得新的拉動力量。

  全面深入改革,會激發民間和社會活力,形成推動未來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

  文章認為,唯有改革,才能激發人民、社會和市場的活力和動力,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不竭的動力所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決定中確立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理念,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路線圖和時間表。

  調動活力和拆除阻礙經濟發展藩籬的各個方面的改革,正在有序展開和深入進行。行政體制上,簡政放權,減少審批和辦事環節,重在服務和監管,推廣負面清單管理;區域體制上,完善自由貿易區並複制推廣,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展長江經濟帶;財稅改革方面,營改增轉型,清費減稅,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PPP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方面,准入開始放寬,民營銀行設立開始破冰,通過降息降准促進資金低成本流入實體經濟,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利率在逐步市場化,企業上市融資發審制度向註冊申報制改革,保險產品在不斷創新;國企改革方面,去行政級別化,國有資產通過減持補充養老金而社會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反壟斷改革力度;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所有土地和房屋確權發證,鼓勵土地等資源流轉,同地同價,集體建設用地平等進入建設市場,使農民能獲得應有的土地財產性收益,建設競爭性的土地市場,土地出讓金轉向房地產稅,解決土地房屋年期弊端等改革,有的開始落實,有的在制定方案,有的提上改革議事日程;人口流動、教育和生育方面,戶籍制度改革在逐步推進和放開,醫療和養老等社會保障跨區轉移推進,向居住和工作在城市的所有人口提供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在擴大,高等教育內容在向鼓勵創業、創新和職業方面改革,生育體制也在逐步改革放開;通過戶籍、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土地房屋等綜合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城市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

  我們是一個有著聰明才智和勤勞創新創業潛質的民族,我們有巨額人力資源、大國規模經濟、民間儲蓄率高、雄厚製造業基礎等條件,還有較完備的能源、信息和交通體系。這就是我們能持續發展的優勢。

  未來是,建立一個制定規則、提供服務、監管裁判、公開透明、廉潔高效和不越位的政府,消除一切阻礙幹事業的體制障礙;讓市場機制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充分激發和調動中華民族儲蓄、投資、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奮鬥去創造財富和自己美好的生活;廣羅海外人才,在對外雙邊和多邊合作與共同發展中擴大中國發展的空間。因此,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齊心協力,堅定不移和全面深入地推進改革,才能釋放中國社會巨大的能量和活力,才能保證國民經濟在未來持續健康地中高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