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張榮恭與中評青年記者對話:不悲觀

http://www.CRNTT.com   2015-12-23 00:15:44  


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張榮恭到訪中評社香港總部,並與青年記者對話。
 
  兩岸關係從國共關係而來,是從內戰才衍生兩岸關係,那麼兩黨便應擔負起歷史責任,推動國共和解,進而促成2008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黨需要自己認清自己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做出能夠有利於人民的事情。

  這一次習馬會我作為旁觀者,非常樂見兩岸走向今天,因為雙方已經不需要透過黨的平台,而到領導人直接見面。去年12月以前馬英九還兼任國民黨主席,如果那個時候舉行習馬會,可能就要採取黨對黨,就不能夠單純作為領導人對領導人,這是層次的提升,所以我認為習馬會是以國共關係為基礎,但不需透過國共平台;是屬於兩岸雙方的場合,但又不限於兩岸的土地。確實是民族智慧的發揮。

  這幾十年的歷史過程,當然有國際的背景,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兩岸共同懷抱著振興中華的理念,尋求和解和合作。

  中評社記者:胡連會是國共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很難促成,您當時也是主要的幕後參與者。您覺得在推動的過程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

  張榮恭:最大的困難是當時的兩岸形勢。當時兩岸正處於比較危急的狀態,作為在野黨角色要怎麼發揮?今年五月習總書記對朱立倫主席描述當時的講法是“戰爭邊緣”,大陸還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這種形勢是執政的民進黨造成的,國民黨必須思考維護台海穩定和台灣安全的方法。陳水扁當局採取的做法是升高對抗,發動了號稱五十萬人的示威抗議。這是國民黨要有所作為所面臨的壓力。如果國民黨跟民進黨比賽和大陸對抗,那麼兩岸攤牌就不可避免,

  因此我們反而要尋求突破,一方面是對和平的客觀需求,另一方面又是反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但是連戰主席決定,我們還是要突破困局,結果這個決定是成功的。因為老百姓發現,原來台灣還有另外一種選擇的機會,那就是兩岸和平,而不是只有兩岸要對立。後來人民肯定了連主席的和平之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