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洲互聯互通:中國的戰略、政策與行動

http://www.CRNTT.com   2016-02-09 07:33:56  


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中,中國應強化與亞洲地區特別是東盟地區的互聯互通合作,推進區域互聯互通,強化中國經濟與區域經濟的互動與融合。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隨著全球一體化和國際分工合作的深入發展,互聯互通作為各個國家和區域之間合作的有效機制,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處理外部經濟聯繫以及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途徑。亞洲地區在全球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其內部經濟整合與互動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可行性亦在逐步提升,這就要求亞洲地區深化互聯互通機制,促進區域內部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人民論壇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聯盛文章表示,近幾年來,亞洲地區重要經濟體都強化了自身與周邊國家及地區的互聯互通合作,同時,亞洲地區依托東盟內部互聯互通機制以及APEC機制建設,初步促進了亞洲地區基礎設施、規則制度政策以及人員等的互聯互通。但是,作為一個涉及外交、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領域的交互機制,互聯互通在亞洲地區同樣面臨諸多的問題和制約,東盟內部、10+3、APEC經濟體之間以及次區域等的互聯互通任重道遠。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中,中國應強化與亞洲地區特別是東盟地區的互聯互通合作,注重戰略,注重規劃,以基礎設施互聯和制度性互通為支撐,以融資安排為重點,以促進機制建設為抓手,推進區域互聯互通,強化中國經濟與區域經濟的互動與融合。

  亞洲地區互聯互通的發展特征

  文章介紹,互聯互通成為亞洲內部重要的政治共識。2009年以來,互聯互通成為亞洲地區外交與政治的重要議題,東盟以及APEC成為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溝通機制。東盟是東南亞互聯互通的核心推動力。2009年10月,東盟第15屆峰會就是以“增強互聯互通,賦予人民權力”作為主題,東盟領導人強調東盟地區互聯互通戰略目標的重要性,希望東盟成員國、東盟與周邊地區及全球建立更加緊密的互聯互通機制。2010年10月,基於東盟共同體建設的強烈共識,東盟推出了《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確定了未來5年實現互聯互通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關鍵項目以及資金安排等。

  2009年11月,APEC新加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持續增長,區域聯合”作為主題,就本地區的互聯互通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進行深入討論,希望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安排來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2012年APEC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議領導人宣言就提及互聯互通的目標安排,宣言附件之一就專門提出了互聯互通的具體量化指標。2013年APEC巴厘島會議提出了亞太地區互聯互通建設的優先領域。2014年APEC領導人北京會議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對APEC未來互聯互通合作及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新的全面規劃,並提出了較為明確的促進機制和政策工具來深化互聯互通合作,以實現從此前基於供應鏈的互聯互通向全面的互聯互通轉化。

東盟、APEC、東盟與中日韓、中國與其他經濟體等在不同的雙邊或多邊場合都強調了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及其對區域經濟增長、產業合作以及一體化的重大促進意義。互聯互通已成為亞洲地區以及亞太區域重要的政治共識。一定意義上,中國與東盟的基礎設施及其他領域的互聯互通已經超越了基礎設施本身,具有更為廣泛的國際經濟與政治意義。

  互聯互通成為亞洲區域合作與融合的重要載體。以東盟為例,自從東盟提出共同體建設規劃以來,成員國之間的深層次互聯互通成為一個現實的要求,東盟地區在基礎設施、通訊、水利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成員國之間的政策、規則以及制度等的互聯互通亦卓有成效,人員往來以及社會文化互聯互通日益深化。

  東盟在互聯互通建設中實現了四個重大突破:一是東盟互聯互通及一體化過程中,各國之間積極建立夥伴關係,在基礎設施、制度規則以及人員交往等三個領域實現了良好的互聯互通機制,同時鼓勵貨代企業、航空公司、港口、船東協會、貨主協會等私有經濟組織參與互聯互通機制建設之中,致力於區域內部成員國經濟增長和區域經濟融合;二是與中國、印度等區域外國家實施互聯互通的協調機制,比如與中國建立了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致力於更大範圍的互聯互通機制建設;三是與亞行、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海運組織等國際性、區域性機構進行互聯互通等政策、技術以及規則等領域的深度合作,致力於依靠多邊機構力量夯實互聯互通機制建設的基礎;四是東盟積極將歐盟、俄羅斯、美國納入其互聯互通以及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之中,致力於引入外部力量衝擊區域內互聯互通的利益邊界。在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中,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化,基於互聯互通的規模經濟效應和貿易創造效應日益顯現,從供給和需求兩個層面對國際貿易、投資和制度融合等一體化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並產生良好的福利效應。

  基於APEC的各種機制,有利於促進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一方面,APEC成員更加多元,特別是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的參與,使得互聯互通機制建設融合了更多的國際經驗、融資主體以及博弈力量,推動了亞洲的互聯互通機制建設;另一方面,在APEC機制下,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的互聯互通得以向外有效擴展。

  中國逐漸成為亞洲地區互聯互通的樞紐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動日益深化,特別是與周邊地區的經濟關聯性強、融合度高,互聯互通成為中國與周邊地區深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位合作的一個基礎訴求。2012年9月8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題為《深化互聯互通,實現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全面闡釋了中國對互聯互通機制的態度及戰略:第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第二,提高供應鏈聯通性和便利化程度,充分發揮基礎設施效能;第三,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共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機遇;第四,加強交流合作,合力推動亞太互聯互通建設。2012年11月13日,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雙方就深化互聯互通領域的合作交換意見,達成以下共識:一是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將定期或根據需要召開會議,落實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關於促進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合作的有關共識、倡議及指示;二是總體規劃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合作,研究確定合作的重點領域和優先項目;三是協調雙方各類資源,為合作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四是建立中方與東盟互聯互通協調委員會以及東盟成員國工作層的磋商機制和聯絡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面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大任務,互聯互通成為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有力支撐。2013年10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第21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主題演講指出,亞太經合組織要順應潮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一要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以此帶動建設各次區域經濟走廊,進而打造涵蓋21個經濟體、28億人口的亞太大市場,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岸成員協同發展水平,實現一體化;二要打通制約互聯互通建設的瓶頸,建立政府、私營部門、國際機構廣泛參與的投融資夥伴關係。三要在區域和國際合作框架內推進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各成員應該秉持互利互惠、優勢互補理念,堅持開放透明、合作共贏原則,加強溝通交流,積極參與合作;四要用互聯互通促進亞太地區人民在經貿、金融、教育、科學、文化等各領域建立更緊密聯繫,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

  在亞太地區推行互聯互通,本質目標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體系建設為支撐,推進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機制化建設,促進亞太各經濟體之間加速構建全球價值鏈,形成亞太區域的生產網絡、產業集群和國際分工,尋求亞太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與便利化制度框架,走向亞太自貿區。在2014年11月8日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對互聯互通的目標進行了更加全面的闡釋,即互聯互通應該是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應該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是生機勃勃、群策群力的開放系統。這個大聯通的開放體系建設需要五個支柱的支撐:一是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率先實現亞洲互聯互通;二是以經濟走廊為依托,建立亞洲互聯互通的基本框架;三是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獲,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四是以建設融資平台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的瓶頸;五是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夯實亞洲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

  在內外經濟互動的內在要求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外溢效應的作用下,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亞洲地區互聯互通的核心經濟體。一是在10+1和10+3框架下,中國與東盟的互動更加深入,兩個經濟體內在的關聯性深化了互聯互通的政治基礎,互聯互通亦成為深化兩個經濟體融合的有效途徑。特別是中國和東盟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深化中國與東盟關係、推進雙方合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⑥二是在APEC框架下,中國的影響力隨著綜合實力的增強而不斷提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在APEC框架下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的政策建議,業已成為APEC及亞洲地區互聯互通機制建設的重要政策參考。三是中國經濟的外溢效應使得區域內部融合和分工的必要性進一步強化,互聯互通的內在經濟要求更為迫切,從而深化了互聯互通的經濟基礎。四是中國在互聯互通的諸多領域具有領先的綜合優勢,具有擴大亞洲地區互聯互通程度的技術資金基礎。五是中國開始著力於深化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深化絲路基金建設,成為亞洲地區互聯互通機制建設新的促進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首 頁 | 廣告查詢 | 訂閱方法 | 中國評論新聞網 | 學術出版社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免責條款 | 版 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