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石之瑜:蔡英文為何不能接受“共識”二字?

http://www.CRNTT.com   2016-05-20 00:26:01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 王秀中)“蔡英文特別不能接受‘共識’二字,這對她而言是非常敏感、刺激的詞匯。因為‘共識’意味著大陸可以參與決定台海現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18日在清華大學的一場講座中,用關係性理論分析當前兩岸互動關係時,對提問的同仁如此表示。

  根據石之瑜教授提出的Balance of relationship理論,當兩個行為者出現緊張關係時,如果判斷這是短期的、意外的、沒有惡意的情況,我方就會讓步,表示出對關係的重視。但如果判斷對方行為是刻意破壞原有默契,我方就會摧毀這樣的關係,重建一個正確的關係。以上理論是超越雙方實力對比的一種國際關係理論,因為不受兩國權力大小影響。

  石之瑜應聽眾要求用這個理論分析兩岸互動時指出,在兩岸關係中,大陸希望在讓步的情況下建立和維繫融洽的兩岸關係,但台灣如果要擺脫這樣的關係,就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接受讓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的抵抗越來越強,如李登輝、陳水扁的挑釁。可見雙方背後的思維,都是超越權力大小的關係性思維。他認為,看似弱者的一方,一旦自覺在關係的問題上掌握了某種正當性,就可以挑戰強者。

  對於蔡英文始終不肯提及的“九二共識”,石之瑜表示,蔡英文特別不能接受“共識”這兩個字,“九二共識”對她的立場而言顯得敏感而刺激。如果有“共識”,則表示台海的現狀大陸可以參與決定。如果沒有“共識”,那麼現狀就是雙方基於各自考量採取行動,“如果對方不這樣做了,那是你破壞現狀,而不是我破壞現狀。”在蔡英文的認知中,兩岸的立場應該是對立的關係,“你要統一我要獨立,如果好在一起我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們之間在立場上的對立。”而大陸的立場是,一旦判斷對方是出於惡意的,就會作出懲罰,通過摧毀不正確的關係,重建一個正確的關係。

  石之瑜認為,蔡英文520就職演說的設想應該是,讓大陸自己決定要不要降低兩岸關係。而大陸可能會先將兩岸關係降低到一個有感的程度,觀察在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然後再做決定。如果這個影響對大陸是正面的,即台灣社會給新政府壓力的話,大陸就會維持這個程度的壓力;但如果是負面的,台灣社會群情激憤,那麼大陸將會對台灣做出更大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