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專訪:郭聰河分析蔡英文決策思考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6-12-14 00:13:25  


長榮大學的校園雕塑。(中評社 趙家麟攝)
 
  郭聰河表示,蔡政府對於要處理的問題,是創造平台,讓正反雙方意見去對話、去衝突、去牽制,等到新的民意變化產生後,蔡再出手收拾。

  這與民進黨早期、陳水扁過去強調的“衝突、妥協、進步”作法,有些若合符節,但現在的蔡政府、民進黨不同之處,在於不會馬上就主動跳入,而是讓不同的意見與聲音去對話、折衝,等到各方彼此的距離拉近後,再提出可能的妥協版本。這種溝通策略、決策思維,與一般認知的溝通大不相同,但符合蔡英文的談判性格。

  郭聰河向中評社表示,蔡英文的溝通策略與決策思考,也可以拿來檢視蔡的兩岸政策,以“維持現狀”面對北京一再強調的九二共識,一來,民進黨自始就不承認九二共識,蔡自然不可能接受,二來,“維持現狀”就是蔡英文自恃的台灣多數民意基礎,即使“維持現狀”的內涵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強調2300萬人民意,大陸則是相對的提出13億人的民意來對應,且開始被大陸學者所引用、發揮。郭聰河認為,兩岸的執政團隊要換位思考,蔡政府需要拋出橄欖枝,而北京也要去理解彼此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生活;如果兩岸問題只拿人數來比民意,不但容易出現強凌弱、眾暴寡的負面效應,他更擔心被過度引據、成為鷹派的處理兩岸問題的藉口,將有陷入民粹對抗的危險,不可不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