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兩岸青年學子書會 汪毅夫分享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7-02-27 00:13:54  


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中評社 臧涵攝)
 
  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系本科生鄧力萍表示,縱觀全書,每篇演講、每個故事串聯起來向我們展示了縱向與橫向的台灣史。如何與台灣當局博弈、如何消除“台獨”,這是官員們面臨的問題,作為仍在學術路上的我們學生來說,我們能做的就像汪先生正在做的學術一樣,陳述史料、輸出觀點、客觀交流。就像這次讀書會,兩岸學子因為一位學者的作品而坐在一起交流分享、增進了解,這就是學術的魅力與作用,而將這種純粹的學術與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工作相結合,正是汪先生所做的,也是兩岸學子青年需要做的。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籍碩士研究生張立賡在發言中表示,新年伊始,他有幸在台胞之家網站上拜讀汪毅夫會長所著的學術作品,讀罷深有感觸。他結合個人經歷暢談了他的家庭作為“兩岸族”的故事。他介紹,兒時每當想起祖父是台南人時,總會心生疑問:為什麼祖父會來大陸?隨著年齡漸長,他才從父輩們口中了解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祖父赴廈門暫避風波,從此再沒機會回過台灣。他表示,他為自己能在全國台聯為兩岸台胞服務深感榮幸,今後將繼續致力於發展兩岸民間交流工作,續寫祖父的返鄉夢。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李娜表示,汪爺爺在本書中指出的台灣同胞所經歷“棄民”和“孤軍”的這兩個歷史遭遇十分觸動我的內心。台灣人民被迫“割棄”出祖國,我們大多數大陸學生難以理解到當時台灣同胞“棄民”的特殊心態,更無法感同身受台灣同胞所經受的“歷史傷痕”。“去中國化”是台灣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遺留問題,是台灣同胞的堅守讓中華文化在近120年來受到日據台灣當局包括李登輝時期的極端破壞都未能“斷流”,海峽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台灣同胞對祖國深厚的感情是任何破壞分子都無法改變的,中華文化精神的繼承與發揚要靠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而歷史“傷口”的愈合需要時間與悉心呵護。

  天津財經大學台籍碩士肖凱在發言中以“正直勤勉人如其文”作為閱讀汪毅夫會長著作的感受。他表示,老話說“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從汪會長的文章裡,首先看到“正直”,並分享了他閱讀在汪會長《為王天強的“問題”辯白》一文的感想,他介紹,王天強是台灣二二八鬥爭的參加者,他認為,馬英九先生多次對二二八受難人道歉,也應該給中國共產黨黨員王天強一個道歉。肖凱表示,汪會長勤勉治學,文章裡每一個佐證,他都細細推敲,他介紹,書中這些歷史資料的複印件都一一舉例,用功程度可見一斑。他希望在2017年能看到更多汪毅夫會長的文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