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社會與民意 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7-05-07 00:19:20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價值、利益與代表:台灣社會與民意的變與不變》,作者認為:“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都出現了看似意外其實正常的結果,原因都在於出現了價值與利益的脫節。”“民進黨主攻社會價值,把國民黨塑造成一個圖利資本家和權貴、不顧中下層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利益的政黨。結果表明,民進黨的這一策略成功了。”“對於40%的中間選民,在發現無人可以維護自身利益後,又要在失望之後開始尋找代言人。這種尋找利益代表的需求永遠不會消失。這是未來幾年觀察台灣政治最重要、也是最不確定的社會思潮和民意動向。這才是討論郭台銘是否應該在2020年出來參選的邏輯基礎和意義所在。”文章內容如下:

  價值與利益既是選民決定政黨支持,也是政黨獲得選民支持的兩個決定因素。傳統上,政黨要通過代表特定選民的價值和維護他們的利益以獲得支持。一般情況下,價值和利益是統一的。但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顛覆了這一傳統。在這兩次投票中,價值與利益脫節,利益壓倒價值成為決定選舉結果的決定性因素。這一現象其實也正在台灣發生,並有可能繼續演變。這是我們觀察台灣社會和民意變化的主要指標。

  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  結果說明了什麼

  傳統上,工黨代表英國勞工階層和其他下層民眾。由於工黨代表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價值,維護勞工利益,工人階層和其他下層民眾支持工黨。但在這次公投前,這些選民發現,工黨所支持的多元、開放、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價值並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製造業外移帶走了工作,大量湧進的移民又搶去了本來就減少了的工作。全球化給高學歷、高技能人群帶來利益的同時,損害了他們這些低學歷、低技能人群的利益。他們發現自己被人遺忘,已經沒有人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因而出現了代表缺失。包括保守黨在內的一些政客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問題,遂以這部分選民代言人的身份出現,在脫歐公投的競選中極力主張英國退出歐盟,極力遊說選民支持英國脫歐。他們及時填補了缺失的代表位置。結果這部分選民選擇了脫歐,使脫歐公投通過。公投之後,人們發現這一民意潮流,保守黨立馬調整立場,表示尊重人民的選擇。在2016年11月召開的保守黨全國大會上,英國首相和保守黨主席特蕾莎.梅在嘲笑工黨不能代表工人利益後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才是工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