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耿軍談汪毅夫新著:兩岸融合需“酥油桶”

http://www.CRNTT.com   2017-07-21 00:12:47  


汕頭大學教授、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前總編輯耿軍(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記者 李娜)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智庫基金會於7月14日在北京主辦以“汪毅夫學術研究與台聯工作的啟示與意義”為主題的思想者論壇。汕頭大學教授、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前總編輯耿軍出席論壇,並就全國台聯會長汪毅夫新著《學術研究與台聯工作》傾談讀後感,在兩岸融合發展問題上,還發表“酥油桶理論”等獨特的見解。

  耿軍,港澳台問題專家,汕頭大學教授、曾任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前總編輯,港澳台海外部主任,駐澳門分社首席記者。曾多次赴西藏採訪,發表過百餘篇關於西藏問題的報道。其中,他在1989年報道拉薩“3.5騷亂”是當時世界上時效第一的現場報道。

  耿軍非常贊同汪毅夫先生在書中一開始寫道的,“……不應該將政治史研究變成政治的操弄……今之學者,當憑食療和良知發言,不可過度解讀,力戒‘有嘴就任性’。”耿軍認為這些話,也體現了汪毅夫先生自己的追求。

  《學術研究與台聯工作》的故事匯編部分有一篇文章是講《齊如山在台灣》的故事,令耿軍感嘆印象非常深刻。1949年,一大批知識分子前往台灣,汪毅夫並沒有總結評價這些人,也沒有去談兩岸應該如何做,而是將很多對台工作的想法和理念不露聲色的蘊含在文章之中,展現了大家風範。

  說起齊如山,耿軍表示,之前在台灣駐點工作時,曾受朋友之托尋找《齊如山全集》,但此套書非常難找,輾轉了很多個書店,耿軍在一家老書店只找到一套,花了3800台幣。

  耿軍表示,看完這套書,確實感受到齊如山和中國著名戲劇家梅蘭芳的交情不一般。

  論壇當天,耿軍帶來了《齊如山全集》一套書中的兩本,他介紹道,《齊如山全集10》中有一篇文章是梅蘭芳逝世的消息傳到台灣後,齊如山寫下懷念梅蘭芳的文章,但這篇文章的前8頁實際上在寫台灣人應該如何看待大陸人,在當時兩岸形勢嚴峻的環境下,耿軍十分佩服齊如山還能如此坦然自若的正面講述他與梅蘭芳相處的故事,並非常仔細的描述了梅蘭芳如何身處第一線去做義演,以及梅蘭芳在抗戰時期拒絕為侵略者演出等故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