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兩會專訪:陳雲英談台民意轉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3-17 00:16:52  


圖為陳雲英在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出席台灣省代表團會議並發言
 
  中評社:這樣的民意轉向會持續下去嗎? 

  陳雲英:我想這樣的民意轉向會持續下去,因為大陸發展的太好了。台灣民眾多年來得不到關於大陸的正確信息,但他們只要來看過大陸一次,特別是大陸東部的沿海城市,了解大陸的生活和文明程度,以及提供給年輕人的遠遠多於台灣的機會,那麼民意就會開始轉向。

  台灣不可能把所有的青年都關在台灣。年輕人對外界天然充滿好奇,他們只要來看過一次,那過去在他們腦中的、不符合事實的宣傳,一夜之間就垮掉了。所以台灣應該拿事實說事。

  而大陸的政策一直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並不是把希望放在台灣某個政黨身上。未來大陸還會繼續堅定做好“兩岸一家親”的工作,爭取台灣民心。大陸只要繼續開展兩岸青年的交流,幫助青年人就學、就業、創業、生活,或者簡單說就是安居樂業,在大陸找到可以居住的家或城市,這種民心就會持久。他們就會感到大陸的共產黨做得好,台灣的政黨做得不好。

  中評社:台灣青年一直都是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未來要如何培養台灣青年的“國族認同”?

  陳雲英:培養國族認同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不能以強壓式的灌輸,因為這是自然而然產生的。

  從心理學看,一個健全的人格,需要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自我價值認同的統一,簡單說就是自我同一性。如果這個狀態出現混亂,這個人會活得不開心,甚至心理上是不健康的。

  那麼一些青年可能因為生活在台灣,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意識形態的操控,但如果他們在大陸參與社會活動,會逐步形成對自我人生價值觀的更加積極取向。

  例如現在大陸正在崛起,大概在最近十年,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宏大的藍圖中,有大量的留給全世界青年的機會。

  在這樣宏大的藍圖下,台灣青年可以和大陸的同胞一起奮鬥。相比起外國想要留在大陸發展的青年,台灣同胞更有競爭力,後者只是在一些意識和認識上有障礙。

  但當他們做出人生選擇後,這個認識會和選擇逐漸趨同,當趨同時,對國族的認同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不需要向他們強壓強灌國族認同,而要讓他們多看、多參與、多體驗,包括一起參加建設現代中國,這些都能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澎湃和價值。這時,他們就會慢慢認同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而且這種認同將會是持久的。

  所以我用教育和心理視角分析青年人的國族認同,還是比較樂觀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