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張銘清論閩南文化與共同精神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18-04-22 00:22:13  


 
  作為閩南文化的代表—泉州,宋元時期曾為“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點,曾與100多個國家通商貿易,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聚集地、交匯點,被稱為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豐富了閩南文化。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帶來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繁榮多元。朱熹稱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是因為這裡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摩尼教、拜物教、日本教等,世界幾大宗教皆在此並存,被聯合國授予“人類多元文化展示中心”。199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考察“海上絲綢之路”,泉州是全世界四個城市之一。2013年,作為閩南文化的代表—泉州當之無愧地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

  閩南方言的獨創性主要表現在語言詞彙、語法諸方面自己的特點。法國語言大師馬伯樂說過:“閩南話是世界上特別古老的語言,它不僅形成歷史悠久,而且還保存了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許多特點。同時還保存了古漢語的詞語。這些詞語在普通話和漢語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沒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閩南話中卻是基本詞兒。故閩南方言被稱為‘語言的活化石’,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區別漢語的重要標誌之一。”①

  今天,閩南話早已越過了省界、國界廣為傳播,在台灣島、新加坡和海外華人華僑聚集地成為交流的“普通話”。據統計,全世界使用閩南話的國家和地區高達5千多萬人,是國內使用閩南話人數的3倍多。閩南話甚至同化、取代了一些國家的當地方言而成為主流語言。

  閩南話自元代、特別是十七世紀以來,隨閩南沿海移民大量遷徙台灣而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要語言,台灣除了客家人和高山族外,大都使用閩南話。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聽到熟悉的鄉音,使用鄉音交流,親切感油然而生。海峽兩岸的交流是不是使用閩南話,交流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所以,大陸有關領導要求做對台工作的幹部最好能講、能聽閩南話。

  二、特色鮮明的閩南文化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為支撐的。當代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因素。

  文化是創造力、生命力、凝聚力的源泉。它能為國家、民族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基本依託。

  亨廷頓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書中,談到文化的地位時,引用了美國社會學家、政治學家莫伊尼漢的話:“保守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對一個社會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開明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政治可以改變文化,使文化免於沉淪。”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