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 應鏡鑒冷戰危機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00:16:17  


美國智庫研討中美戰略競合博弈問題(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研究員,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運籌中美競合博弈應鏡鑒冷戰危機管理》,作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一部美蘇冷戰戰略競爭史就是一部美蘇危機及其應對管理史。雙方危機管理從無到有、由不成熟到成熟,對冷戰的總體可控、有驚無險功不可沒。面對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中美戰略博弈更趨複雜激烈,有必要溫故知新,系統梳理美蘇冷戰時期的雙邊危機及其應對管理,鏡鑒並超越冷戰,增強戰略主動,管控中美競爭,避免‘新冷戰’,助力中國和平發展與復興偉業。”文章內容如下:

  一、雙邊危機是美蘇冷戰戰略競爭最激烈的形態

  首先,關於國際危機與危機管理。

  國際危機指主權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矛盾和爭端加劇,有可能發展成為國際武裝衝突或國際戰爭的危險狀態,又稱國際軍事危機。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矛盾激化會引起國際爭端,國際爭端如處理不當,則會引發國際危機,對國際危機不及時控制和有效管理,就可能引發暴力性的國際衝突或國際戰爭。國際危機的引發方式很多,可能是由某一方為尋找戰爭理由、蓄意製造事端而引發危機;也可能是爭端各方因失控或意外事件而導致危機;更多的則是一方或多方以戰爭作為威脅和恐嚇手段,試圖通過衝突升級獲取更多的利益,用強勢迫使對方讓步,如20世紀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柏林危機、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等。

  危機管理指消除國際危機、防止事態惡化的行為。當事各方為維護本國尊嚴與長遠利益,通過各種公開或秘密管道相互間進行資訊溝通,展開協商和談判,以緩解分歧和矛盾,降低對抗程度,制止事態惡化,抑制危機後果,並爭取迅速擺脫危機狀態,這一系列互動的行為即危機管理。成功的危機管理要求各方互相克制,保持資訊管道通暢,並在準確評估各自國家實力與利益的基礎上,確定切實可行的有限目標,通過直接或間接談判,迅速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危機解決方案,做到既扭轉局勢,又不喪失本國尊嚴,不危及國家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