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共構兩岸鄉村經濟與中華美學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7-18 00:04:12  


 
  伴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也在此交融。根據學者王文洪等人的考證,雙嶼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站,是西洋藝術在中國傳播的第一站。根據葡萄牙旅行家平托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天主教已經傳入雙嶼港,並建有教堂。平托記述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有特色的,是葡萄牙人安東尼奧·德·法里亞的船隊入港的描述,完全是中西合璧,帶有強烈的中外文化融合的味道。中國油畫發展的起點,有據可查是從明代嘉靖年間葡萄牙人在雙嶼港建立貿易基地起,將油畫這一藝術樣式帶入中國。曾有藝術史家表示:“西洋美術傳入中土,蓋亦自利瑪竇始。”然而,葡萄牙籍旅行家平托《遠遊記》第六十八章記載了雙嶼港中一幅繪製在窗戶上的西洋畫,是一幅“豪華壯觀”的藝術品,同書同卷還載有雙嶼港的教堂裡有西洋雕塑,同書第六十九章則寫了雙嶼港的教堂裡還有“無染受孕聖母”像。可以說,這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關於歐洲西洋美術傳入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比利瑪竇到澳門要早30餘年。

  然因與明朝政權海禁政策相悖,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雙嶼港被廢,商人與海盜因此轉戰於舟山其他島嶼。清朝時,歷經幾次禁海,直到1684年恢復台灣統一中國後,舟山的對外貿易地位才再次得到“官方認證”。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次年英軍佔領舟山定海,而後宣佈舟山為國際自由貿易港。

  (二)台灣與舟山的常態化貿易聯結始於16世紀

  大陸與台灣間往來最早的史料記載為三國時代東吳孫權派軍赴夷洲(台灣)。而後的隋唐、宋元時期兩岸雖有片斷的往來記載,但均未形成常態性貿易。16世紀中葉以後,台灣才逐漸發展出常態性的對外航運貿易。

  16世紀中葉,為了重建海上秩序,明廷於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宣佈解除海禁,但僅開放福建漳州月港(九龍江出海口)一處口岸,而且衹允許泉州和漳州商人對外貿易,並且禁止對日貿易。當時日本海上貿易發達,積極從事南向貿易,而台灣正處日本通往東南亞航路的中樞位置,因此日本貿易船舶經常以台灣為中繼站,即以台灣作為“會船處”,在一定的時間點將船舶開往台灣約定的地點,交易商品。這就是台灣的“會船點”貿易。當時以台灣為迄點的航路,另一端起點分別在中國大陸(以福建為主)與日本(以九州為主)。此時的舟山海域是走私者的天堂,台灣與舟山的常態化貿易聯結就此展開。衹是這個時期的舟台貿易並未得到“官方認證”。

  荷蘭人1624年佔領台灣南部,以作為取得中國大陸產品、並進行對日貿易的中繼點,當時往來台灣的船舶,除航行至福建港口外,並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各大航運據點網絡連結,各國產品以台灣為轉口港進行轉口貿易,可謂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亞太海運中心。明朝末年,鄭芝龍的武裝海商集團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清初順治皇帝為斷絕沿海居民對明鄭王朝的接濟,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頒佈禁海令,又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一步實施遷界令。鄭經主政後,積極拓展國際貿易,除以走私方式突破封鎖,於廈門及杭州等地進行交易外,並於1672年與英國正式締結通商條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