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智庫:台灣社會“頌殖戀殖”原因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9-07-28 00:14:14  


 
  典型事件之一是屏東縣高士神社的重建。高士神社最初是1939年日本殖民政府為配合皇民化運動而建,供奉天照大神,旨在動員台灣原住民赴戰場,為日本侵略戰爭服務。2015年,原住民高士部落在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募資、台灣《薰風》雜誌社及屏東縣政府等共同合作下重建,8月舉行招魂遷座揭幕儀式,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錦發和牡丹鄉鄉長陳英銘等出席,感謝日本人資助重建神社。同時,日本李登輝之友會事務局長柚原正敬也出席,並送上李登輝“為國作見證”題字。高士神社供奉原住民戰死者的“英靈”,和靖國神社性質相同,因此日本《產經新聞》稱其為“台版靖國神社”。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成員、擔任高士神社宮司佐藤健一,在日本右翼媒體“櫻花電視頻道”(日本李登輝之友會創辦)上呼籲“希望更多人能來高士神社祭拜為國家犧牲的英靈”③。

  台中市前市長林佳龍任內攻擊國民黨興建孔廟是搞政治統戰、慶祝媽祖活動是統戰,卻在台中市大力復興日本神社活動。據台灣媒體報道,目前桃園市已成為日本境外神社最多的地方。可見,如今台灣到處都有日本神社,這成為台灣社會頌揚殖民統治的有力鐵證,卻未見台灣社會的反思與批判之聲。

  (3)整治與修復日本殖民統治遺跡。台灣當局與不少縣市政府紛紛整修或重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與文化遺跡等,並作為觀光旅遊景點。國民黨籍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市長任內恢復修建了日本攻佔台北的紀念公園,在隆重的典禮儀式上邀請二戰時期日本神風特攻隊後代到台北參加紀念活動。蔡英文家鄉、民進黨執政的屏東縣不僅重建日本神社,而且還在2016年拆除了牡丹社事件交戰地點—石門古戰場遺址“澄清海宇還我山河”的紀念碑文,決定重建日本殖民者最初立下的“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

  2018年,台中市與台文化主管部門合作興建“‘國家’美術館台中州園區”,就是要紀念日本殖民政府於1913年所設置的中州廳。同年底,台陸軍特種部隊在傘兵訓練中心(大聖西營區)公共藝術招標工程中,要求必須有“日本元素”,即要求納入日據時代轟炸霧社原住民的日本第八飛行聯隊,以紀念侵略台灣的日本飛行大隊。宜蘭市設立了紀念日本殖民統治者的“西鄉廳憲德政碑”後,2019年3月,宜蘭縣“救國團”團委會大樓,經過宜蘭市收購、整修後更名為“鄉龍樓”。“鄉龍”一詞是日據時期宜蘭首任廳長西鄉菊次郎的出生地鹿兒島縣龍鄉町,也是旨在紀念日本殖民統治。

  (4)台灣文藝文學作品充滿美化與歌頌日本殖民統治的思想。在台灣票房甚佳、也在大陸發行的台灣電影《海角七號》,被各方讚美。其實這是一部頌揚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台之間民眾感情友好的影片,充滿著時代美感與台日之間的情感,卻不見日本殖民統治的殘酷,無視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其實,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也是“唯美情調,充沛光線,以及那份悲傷和失落的憂鬱,幾乎讓人錯認這是一部日本風情電影。就連日本影評人田志津枝都認為《悲情城市》所描寫的日本是太美了,過分美化了,在另一部電影《多桑》中,失勢的父親死後,骨灰兒子帶往日本,從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台灣人心中對日本的魂歸”④。其實,台灣還有許多頌揚日本殖民統治的小說、散文與電影等文學作品。台灣苦勞網記者張智琦撰文指出,通過各類傳播媒體(例如《民報》、《薰風》、各臉書專頁),以及流行文化產品(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和《KANO》、《灣生回家》的書籍和記錄片、紀念《台北大突襲》的桌遊,等等)進行宣傳(日本殖民統治)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