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智庫:台港問題的深層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9-11-23 00:05:08  


 
  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兩場動亂?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先前甚至認為是台灣“三中一青”弱勢群體的不滿,導致了“太陽花”發生,真是不知悖到哪裡了。對民進黨設計的圈套志在用“街頭運動”為奪權鋪平道路的無知,反映了我們對台灣多麼的不瞭解。“反修例”,我們開始認為僅僅是對“條例”的誤解,最終宣告“不修了”,認為總可以了吧。殊不知香港的反對派志不在此,他們通過群眾運動,意在奪權,奪得議員權立委權,最終奪得“特首”權,奪下香港的整個治權,即管治權。學生——黑衣人——街頭運動,衹是手段而已。這反映我們在港、台問題上存在多麼巨大的盲點。

  所以從“太陽花”到“反修例”,有它的“突發性”,但也有它的“必然性”。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香港問題“台灣化”

  早在香港回歸大陸前,我曾撰文指出,回歸衹是中國人從兩岸四地走向最終統一的“第一步”,從“主權”回歸,到“治權”回歸,到“人心”回歸,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艱難而痛苦的過程,要做到“兩岸四地”真正“心靈契合”,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深刻認識。

  香港回歸時,我們意識到香港未來可能會有三個變化,即“香港大陸化”、“大陸香港化”、“香港台灣化”。如今可見香港在台灣化。所謂“香港台灣化”,即走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發展道路,演變成“政黨政治”與“公民社會”,“選舉”成政治常態,“民主化”演變成“民粹化”,“本土化”演變成“香港為主”,劃分成“愛港反中”與“賣港親中”兩大陣營,落入無休無止的政治內耗。

  而我們卻以為衹要有一個“特首”就夠了,太多的“求穩怕亂”,太多地追求“井水不犯河水”,太多強調“不變”,太多強調“高度自治”,太早同意實現“雙普選”,而太少對“一國兩制”賦予新的內涵,太少“有所作為”,太少認識到“兩制”共處與共融的複雜性、排斥性,教訓深刻。

  事實證明,“台獨”人士與“港獨”人士很快已沆瀣一氣,他們的經歷、訴求、手法、走向是何其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